寄罗浮杨天经居士

罗浮峰对海坛峰,只隔长江半里风。
君向西方了生死,我於易象悟穷通。
数声清梵空林下,一幅渔罾落照中。
各各闭门无俯仰,不相同处偶相同。

作品评述

《寄罗浮杨天经居士》是薛嵎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罗浮峰对海坛峰,
只隔长江半里风。
君向西方了生死,
我於易象悟穷通。
数声清梵空林下,
一幅渔罾落照中。
各各闭门无俯仰,
不相同处偶相同。

诗意:
诗人描述了罗浮峰和海坛峰之间的景象,两座峰峦相对,只有长江的半里风隔开它们。在这个景色中,诗人思考着人生的命运和境界。他指出,你追求着超越生死的境界,而我通过易学悟出了通达事物的道理。在罗浮峰下的空林中,传来几声清梵音,渔民的渔罾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宁静。每个人都在各自闭门思考,无需低头仰望他人,但在不同的境遇中,偶尔也能找到共通之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罗浮峰和海坛峰作为自然景观的象征,寓意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长江的风隔开了两座峰峦,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不同的命运。诗人将自己与杨天经居士相对照,表达了对自身修行和境界的思考。

诗人通过易学领悟了穷通事物的道理,与杨天经居士的追求相对应。诗中描述了罗浮峰下的空林,传来几声清梵音,表现出宁静和超脱的氛围。渔民的渔罾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寓意着平凡生活中的喜悦和宁静。

诗人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不需要盲目追随他人。在不同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共通之处,体会到人生的真谛。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抒发内心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与领悟。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坐无灯火夜萧然,马上匆匆未晓天。值驿老兵应笑我,肯将斗粟换高眠。

捣药禽啼雨后山,千岩万谷锁苍寒。一溪春水高三尺,书画船中更好看。九曲青山一曲溪,仙人住处自春迟。笋舆切莫匆匆返,要作春行卷里诗。

闻道真空不著言,信心清净在拳拳。只将此性光明遍,语默行藏岂离禅。

朱丝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三月降霜花木死,九秋飞雪麦禾灾。虫蝗水旱霖淫雨,尽逐商山副使来。

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壎篪。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

人事元知不可谐,名山踏破几青鞋。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驿壁读诗摩病眼,僧窗看竹散幽怀。亦知诗料无穷尽,灯火萧疏过县街。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

进德功夫有浅深,一毫间断即差参。醉无谬误明持敬,怒亦中和见养心。为善岂须朋友责,积勤常若父师临。向来岁月悠悠过,垂老方知痛自箴。

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宿雨顽云拨不开,紫霄佳处访楼台。青山九锁固奇甚,古洞一深如此哉。拔地千林俱秀润,擎天一柱最崔嵬。出山爽气尚相属,数里清溪送我回。

海陵春後雨冥冥,耳厌蛙嗥鹳龄鸣。何意东亭好风日,流莺忽作故园声。故园千里长牵梦,老病三年不废情。想见杨花收卷尽,绿苔池院落朱樱。

人寿百来年,其过岂容易。虽然瞬息间,其间多少事。号为能了事,必先能了身。身苟未能了,何暇能了人。

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

承平未必便无忧,安若忘危非善谋。题品人材凭雅诮,雌黄时事用风流。有刀难剖公闾腹,无木可枭元海头。祸在夕阳亭一句,上东门啸浪悠悠。

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时人不会盈虚意,不到团圆不肯看。

酒罢茶余思兀然,未能除得旧琴缘。临流试罢金徽拂,流水冷冷写七弦。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风帘疏爽月徘徊,怅望家人把酒杯。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古来长安道,多少閒草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