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武康军佥判师君挽诗》
拼音和注音
huàn què yě rén fú , yī zhī cóng shì sh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从事:(动)①做(某种事情);进行(某种活动):~革命|草率~|~创作。②(按某种办法)处理:按军法~。
野人:1.居处村野的平民。2.称粗野无礼的人。3.未开化的蛮人。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原诗
换却野人服,衣之从事衫。人忻牺被乡,我笑马羁衔。
客静閒尊禁,身强阁杖函。
典刑那复见,宰树閟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