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僧书

身归紫霄岭,书下白云来。
翦笋发寒字,烧花芳夜雷。
想随香驭至,不假定钟催。

作品评述

《得僧书》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归紫霄岭,
书下白云来。
翦笋发寒字,
烧花芳夜雷。
想随香驭至,
不假定钟催。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渴望和追求。诗人身在紫霄岭,心灵却飞向了佛经所在的地方。他希望能够得到一本佛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修行之路。诗人将佛经比喻为白云,象征着它的高远和神秘。他愿意像剪下新发的竹笋一样,发寒字,意味着他愿意用最纯洁的心灵去书写佛经。而他内心对佛经的渴望如同燃烧的花朵般的夜雷,强烈而热情。他希望能够随着香火驱驰,不需要定钟来催促,自动自发地去追求佛经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热爱和追求。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如紫霄岭、白云、翦笋、烧花芳夜雷等,使诗意更加深邃和富有想象力。通过将自然景物与精神境界相联系,诗人表达了对佛经的崇高追求和对心灵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饱满,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渴望和追求的诚挚之情。诗人渴望能够得到一本佛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修行之路,他愿意将自己最纯洁的心灵用来书写佛经,将佛经视为自己心灵的指路明灯。他的内心对佛经的向往如同燃烧的花朵般的夜雷,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希望能够自动自发地去追求佛经的真谛,不需要外界的催促和束缚。

通过这首诗,诗人鲍溶展示了他对佛经的虔诚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相结合,使诗意更加深邃和富有内涵。整首诗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追求,又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备物典册,乐之鼓钟。拜而受之,极其肃雍。司言司实,各以职从。行地有庆,兴天无穷。

怀才不遇

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不怕客嘲轻薄尹,要令我识老成人。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

怀才不遇

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

怀才不遇

嘉陵江畔饯行车,离袂难分十里馀。慷慨莫夸心似铁,留连不觉泪成珠。风光川谷梅将发,音信云天雁未疏。立马举鞭无限意,会稀别远拟何如。

怀才不遇

鸾凰不鸷暴,珪璧无锋铦。评材容一切,未觉世论严。仆昔江东归,二纪操锄镰。闻山但庐霍,慕水惟涫潜。宫车岁千两,未省谒帷幨。岂无赵张伦,居突不得黔。新年有吉语,所在兴循廉。惟此沮洳氓,生涯啬而纤。廛管疲负挈,陆取困涂沾。赫赫金铺门,风雨今无檐,皎皎华裾生,尘士

怀才不遇

西溪泱泱来,伫立溪桥上。回风生微澜,夜雨发幽响。听兹无尽声,讵觉年华往。

怀才不遇

堂前堂后尽芙蓉,晴日烘开万朵红。不把一樽酬胜赏,忍看憔悴落霜风。

怀才不遇

金马春寂寂,农桃随意开。夕风零落尽,不待主人来。

怀才不遇

珊瑚碧树小明月,散凭借间无尽香。伏雨阑风常不惜,为君高处踞胡床。

怀才不遇

竹林风与日俱斜,细草犹开一两花。天上归来对书客,愧勤僧饭更煎茶。

怀才不遇

一筇明到崔嵬上,有底勋劳得给扶。

怀才不遇

秋堂初霁短檠凉,堂外风帘减旧香。萤火正流孤溆焰,閒来坐觉二更长。

怀才不遇

川上数峰青,林间一水明。闲云无定体,幽鸟不知名。游侣既非约,归期莫计程。锱铢人世事,休强作威狞。

怀才不遇

镜湖归隐老黄冠,布褐萧然一室宽。灯影青荧人未睡,雨声点滴夜将阑。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後人看。

怀才不遇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怀才不遇

塈壁编茅养病翁,五更拥褐听霜风。老鸡栖冷啼偏早,宿火灰深拨更红。知我向来惟断简,会心终竟在孤篷。东归已卖腰间剑,鲁叟从今不讳穷。

怀才不遇

不用胭脂涴玉姿,精神偏在月明时。凭将一盏浇妆酒,博得花阴无限诗。

怀才不遇

琼质仙姿、缟袂清格,天然疏秀。静轩烟锁黄昏后。影瘦零乱,艳冷珑璁,雪肌莹暖,冰枝萦绣。更赋风流,几番攀赠,细捻香盈手。与东君、叙暌远,脉脉两情有旧。立久。阆苑凝夕,瑶窗淡月,百琲寻芳,醉玉谈群,千钟酹酒。向此,是处难忘瘦花,送远何劳垂柳。忍听高楼,笛声凄断

怀才不遇

流年忽忽双蓬鬓,薄宦纷纷一旅亭。惟有长官衫色在,至今犹与眼俱青。

怀才不遇

竹庭睡起闲隐几,悠悠夏日光景长。鸎方引雏教嫩舌,杳正垂实装轻黄。雨滴幽梦时断续,风翻远思还飞扬。小渠弄水绿阴密,回首又且数日强。

怀才不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