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
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
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
还闻夔进曲,吹出泰阶平。

作品评述

《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描绘了文星和武宿在宫殿中往来的景象,并以此赞美太平盛世。

文星和武宿是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宿,代表了文化和武力。诗中表达了它们常常满载而来,如同掌上擎持一样。这说明文化和武力在这个时代是并重的,同时也是国家兴盛的标志。

接下来,诗人以孙吴和周邵的故事来形容这种景象。孙吴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孙权,周邵是东汉末年的将领,他们都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代表人物。诗人用他们的事迹来形容文星和武宿的行动,将其描述成机不动,事多行的状态。

接着,诗人以炉烟细,宵衣隙月明来描绘宫殿内的景象。炉烟细表示宫殿中烟雾袅袅,宵衣隙月明则表明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

最后,诗人提到夔进曲,夔是唐代音乐家,夔进曲是他创作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被演奏在泰阶上,泰阶是帝王受朝贺时所站的地方。这句诗意呼应了诗题《寿春进祝圣七首》,表达了一种寿春之地安定繁荣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形象地描绘了文星和武宿在宫殿中来来往往的景象,通过赞美太平盛世,展示了当时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诗人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使诗词更富有表现力。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丰城宝剑忽飞去,玉匣灵踪自此无。天外已空丹凤穴,世间还得二龙驹。百年飘忽古无奈,万事凋零今已殊。惆怅西州文学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民歌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偶来水馆逢为客,旧熟诗名似故人。永日空惊沧海阔。何年重见白头新。权门要路应行遍,闲伴山夫一夜贫。

民歌

自脱羸骖野水滨,隔桥孤倚欲迎人。经年不睹雪霜面,一夜顿回天地春。姑射仙犹疑昨梦,首阳人恐是前身。岁寒莫问何晚,毕晚竟凡花落后尘。

民歌

与子生疏有底仇,谈间容昜说封侯。病身更遣永山倚,野鹤孤云也替愁。

民歌

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远。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

民歌

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但取性淡泊,不知味醇醨.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

民歌

躭饫神奇致,思研理趣幽。崎岖由考仿,勉励似鉏耰。明耀鉴频拭,醇精酒屡酘。编联存只字,解悟失全牛。曷可裨宏议,于何答彼诹。达辞宜驾说,典学善宣猷。浑浑窥姚姒,专专切旦丘。时王资粉泽,天匠不雕锼。愍恻元元意,弥纶色色优。雅驯镌鄙固,切实忌飘浮。自古英茎肄,于今

民歌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韉如电击。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表兖森戈鋋。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钟柳人。

民歌

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恼得闲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民歌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民歌

君不见伪吴兄弟四六七,十年强兵富金谷。大兄垂旒不下堂,小弟秉钧独当国。山阴蔡药师,云阳叶星卜,朝坐白玉堂,暮宿黄金屋。文不谈周召,武不论颇牧。机务托腹心,边策凭耳目。弄臣什什引膝前,骨鲠孤孤内囚牿。去年东台杀普化,今年南垣杀铁木。凤陵剖棺取含珠,鲸海刮商劫

民歌

十万旌旗闪绛云,三千龙虎镇雄军。师行不用传刁斗,夜半天鸡彻晓闻。

民歌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民歌

家贫不与身添业,病久宁非天儆予?扫尽世间闲忿欲,小园烟雨种春蔬。

民歌

坐久无人问,愁多莫我娱。颇知新岁好,却讶五行孤。书乱尘凝案,灰寒雪拥炉。可能无斗酒,墙外杂歌呼。

民歌

烈焰澜翻为说时,百千诸佛尽攒眉。梵音深远难明辨,只许韶阳雪老知。

民歌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岩边候吏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更向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民歌

和烟和露雪离披,金蕊红须尚满枝。十日笙歌一宵梦,苎萝因雨失西施。

民歌

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暖风覆野看摇燕,晨气笼晴想韵鹂。有实可祈催食麨,昼长村疃不攒眉。

民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方今太平君,戒欹如持盈。乞言用龟监,履德均权衡。庶民虽惷愚,一或非所营。视之如己内,涂污千仞坑。是用选贤德,告戒敷至诚。曰虽一人良,万邦咸以贞。尚赖尔庶牧,裨朕

民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