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刘禹锡的《龙阳县歌》
拼音和注音
xiàn mén bái rì wú chén tǔ , bǎi xìng xiàn qián wǎn yú g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无尘: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百姓:(名)旧指与官吏有别的人,现指人民大众:平民~。
尘土:(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原诗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