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烟柳青青叶已齐,半帘红日小莺啼。
玉栖人静悲横笛,惟有东风吹向西。

作品评述

《咏柳》是明代潘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柳青青叶已齐,
半帘红日小莺啼。
玉栖人静悲横笛,
惟有东风吹向西。

译文:
轻烟缭绕,垂柳青翠叶已经齐全,
半拉红色的帘子,太阳低垂,小莺啼鸣。
住在玉栖的人静静地悲伤,横笛吹奏,
唯有东风吹向西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烟雾弥漫,垂柳长满了翠绿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半拉红色的帘子遮挡了太阳,只留下微弱的红光。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莺在树上啼鸣,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然而,住在玉栖的人却静静地悲伤,吹奏着横笛。他们的悲伤并没有被外界的生机所打动,只有东风才能够从东方吹向西方,将他们的悲伤传递出去。

赏析:
《咏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烟雾和垂柳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清新和宁静,而小莺的鸣唱则增添了活力和生机。然而,诗中的玉栖人却在悲伤中静静地吹奏横笛,这给整个诗词带来了一种深刻的对比。这种对比可能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冷漠和隔阂,以及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悲伤。东风吹向西方的描写则表达了他们的悲伤和心情可能无法传达给他人,只能在东风的吹拂中寻找一丝宣泄和安慰。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悟。这使得《咏柳》成为一首具有深意和感人之处的诗词作品。

诗词推荐

莫教一片复随波,月底风前许细哦。花与吾人本无负,吾人自负此花多。

雅道於今久寂寥,规橅君肯到祈如。鲸牙浪阔倾三峡,鹏背云高负九霄。但觅图书供闭户,不忧勋业误题桥。七言起我黄山兴,若第诗功不愧萧。

精舍仍幽处,深溪冒浅篁。寒声随浪起,翠影共流长。断岸通秋月,虚檐受夏凉。虽无杜陵韵,绝胜赞公房。

鼎鼎百年内,何由一日闲。衡冠无怒发,揽镜已苍颜。未易桴浮海,应难屐上山。春逢甲子雨,愁听溜潺潺。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何动不关命,怡然心气平。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故人夙有瓜畦约,走送筠篮百里间。翠{左无右瓦}琼罂才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得饭多菰米,烹蔬半药苗。草生初失径,笋放欲干霄。不道弓旌误,虞人自畏招。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无处烟霞不相识。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天教分付与,云庄客。万里侯封,九华仙伯。未必情浓似吾适。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遐龄原不在,餐松柏。内张文忠公祠。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碑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层峦稍稍暮云归,乔木森森众鸟依。再踏石花寻去路,画船十只带斜晖。

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短褐枯筇老病身,龙锺也复喜新春。已知不解多年住,且作都无一事人。檐角鸟声呼醉梦,室中花气袭衣巾。朝来更有欣然处,一箸山蔬胜八珍。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骷髅行万里。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阆仙曾得句,月下自推敲。以此幽闲趣,长为淡泊交。水寒梅照影,霜滑鸟归巢。余亦同怀者,从君结把茅。

头如衰葆更加霜,身似陈茶不奈汤。春服又陪曾点咏,归心尤美陆生装。山川浮动风云气,草木欣荣日月光。剩种鸡头剥温软,不教无齿愧张苍。

种玉餐芝术不传,金丹下手更茫然。陶公妙诀吾曾受,但听松风自得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