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僧慧昌小轩

小池绿净数游鱼,高柳蝉嘶暑气虚。
露脸清真双菡萏,风标闲雅一舂锄。
囊中时晒君臣药,肘后新抄和扁书。
只此便为安稳处,何须林下与山居。

作品评述

《医僧慧昌小轩》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小池绿净数游鱼,
高柳蝉嘶暑气虚。
露脸清真双菡萏,
风标闲雅一舂锄。

这首诗以一幅小池塘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夏日的清凉和宁静。小池水清澈见底,游鱼在其中欢快地游动。高柳树上的蝉鸣声响亮,似乎在抗议夏日的闷热。整个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露脸清真双菡萏,
风标闲雅一舂锄。

这两句描绘了小池塘边的景物。清晨的露水洒在花瓣上,使双菡萏花显得格外清新。一阵微风吹过,标志着风向的旗帜轻摆,给人一种悠闲雅致的感觉。一位僧人正在轻轻地用锄头拍打着米,这种简单的劳作也显得安逸闲适。

囊中时晒君臣药,
肘后新抄和扁书。
只此便为安稳处,
何须林下与山居。

诗的后两句所表达的意境与前两句有所转变。诗人提到了医僧慧昌,他将药材晾晒在囊中,同时手边还有新抄写的和扁书。这些诗句反映了慧昌医僧的安稳处境,与他不必追求林下或山居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平静、舒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景物的感悟,展现了夏日清凉宜人、安稳舒适的意境。诗人借以写医僧慧昌,表达了对平静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医者的敬佩和赞美。这首诗言简意赅,语言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科场久废不曾开,一扫千军谩有才。今日毛锥无用处,功名不自此中来。

力犯雷霆众共危,远投魑魅独为宜。忠州学业真无负,高庙神灵固有知。自倚圣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满朝卿相多公议,莫把文章作楚辞。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江风飞雨上雕栏,庭树萧萧影自閒。向晚微云遮不尽,好山浑在有无间。

怪来趋向别,乃是拙庵孙。秋色添禅寂,松声夺俗喧。路行须避蚁,饭剩或呼猿。单钵随缘住,寻常懒出门。

系马后河川。可人冬景妍。要看花到晚,付与水浮天。未觉随戎马,端来唤酒船。谁云是关塞,胜事总堪传。

萧萧官舍自寒芳,清梦何从至玉堂。唱彻涼州太催逼,何如铁石广平肠。

傍檐百舌语聪珑,已觉新春在眼中。欲起未成还小睡,忽看初日满窗红。

十载驱驰翰墨场,翩翩霞佩高颉颃。赋窥贾马搜班扬,诗崇晋汉卑齐梁。斯文未丧道未亡,欲寻坠绪何茫茫。萧骚裋褐凄风霜,匣中蛟龙吼干将。男儿有志行四方,安用把笔工文章。掀髯长啸挽大荒,残烟落日尘沙黄。纷纷蚁穴争侯王,邯郸一梦炊黄粱。断鹤续凫谁短长,世间万事俱亡羊。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何处游芳草,云门千万山。

乾道之初结草庐,三朝六见纪元初。年光抛掷虽加倍,生计萧条愈不如。目暗欲盲停夜课,发残无几怯晨梳。市声风便犹关耳,未死终当更徙居。

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

伯劳东去燕西飞,同寄春风二月时。可恨同时不同调,此情那得更相知。

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蓦然撞著桃符神,两手椎胸叫冤苦。艾人云,休叫苦,只有一处堪回互。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尝闻魏伯阳,铸丹会稽山。功成试其徒,未欲汎与餐。绐言丹入口,命尽不可还。一人笃信道,快饵肯作难。翁复起诸死,携手升云亦。临行作奇戏,留使后世看。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彷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只随翁子姑号阳,姓杨乃是讹偏旁。迄今年深少人识,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贡士何年屋万间,手栽仙桂万人攀。闻孙雅有祖风烈,想见霜袍万眼环。

肄业寄僧房,暑天湖上凉。竹风过枕簟,梅雨润巾箱。引步青山影,供吟白鸟行。明年重访旧,身带桂枝香。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