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讲律李司理宪见赠

强将羔雁聘黄晞,破褐疏巾倚夕晖。
礼律纵横开卷尽,齑盐冷落待贤非。
日高几案弦歌罢,夜永窗扉灯火微。
犹喜江边莫春近,舞雩风雨得同归。

作品评述

《次韵讲律李司理宪见赠》是苏辙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强将羔雁聘黄晞,
破褐疏巾倚夕晖。
礼律纵横开卷尽,
齑盐冷落待贤非。
日高几案弦歌罢,
夜永窗扉灯火微。
犹喜江边莫春近,
舞雩风雨得同归。

中文译文:
勇将将士们若是招募黄昏时的鹅和鸭,
穿着破旧的衣裳、披着破巾,倚着夕阳。
礼仪和法律的书籍纵横开卷,已经读尽,
卑鄙贪婪的人失宠了,等待着贤明的人来临。
太阳升得高了,琴歌已经结束,
夜晚变得漫长,窗户和门微微透着灯火。
我依然喜欢江边,不要春天太快来临,
在舞雩祭祀中,风雨可以一同归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以次韵对李司理宪的赠诗。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将士们招募黄昏时的鹅和鸭,破旧的衣裳和巾帽,倚在夕阳下。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暗指朝廷官员招募的将士不是真正的英雄,而是一些卑鄙贪婪之徒。

接着,诗中提到礼仪和法律的书籍已经读尽,齑盐冷落,等待着贤明的人来临。这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揭示,也是对贤明人才的期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白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窗户和门微微透着灯火。这里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冷漠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江边的喜爱,并希望春天不要太快到来,希望在舞雩祭祀中,风雨可以一同归来。这里江边的喜爱和对舞雩祭祀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对和谐统一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为主题,通过对将士、礼仪法律、日夜变化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寂喧相去几由旬,禽戏何妨小屈伸。退步自应行步稳,识心安用捧心颦。又看桃板迎新岁,定是蒲轮访旧人。粒粒金丹分二百,祝公丈六现金身。

吾庐去汝到何期。四十年间此别离。合抱树元从旧种,几丛菊始自新移。老无兄弟飘零日,远有公卿旷绝时。努力不辞勤负米,欲求三径可从谁。

悲哉天宝时,帝耄政不修。宠幸尊妇人,阴极阳已柔。外戚盛本枝,栉比封列侯。丞相大将军,备位甚悠悠。天下安既久,积渐力不周。车服金玉焕,黎庶饥寒愁。骊山温泉宫,昼幸与夜游。一游百司备,万费一日休。虽能心自快,化作神稷忧。国忠恣吞噬,林甫怀奸偷。胡雏据太原,钟鼓

死生事紧,悬甚儿孙。怡然跳出家门。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常常澄心绝虑,便名为、捉马擒猿。尘念断,觉惺惺洒洒,自悟玄言。至妙精微去处,在风邻月伴,两脚云根。寂静方知洞里,别是乾坤。性命岂由天地,这灵明、返本还元。归蓬岛,更无生无灭常存。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琅庭珍馆一何清,四壁如银窗更明。雨余草色欺苔色,风送松声杂涧声。芍药花开今四月,杜鹃啼恨到三更。我来暂息白鹤观,忆着故人刘混成。松殿空遗金凤舞,芝田不见铁牛耕。云迷古洞虎狼吼,烟锁平林鸟雀惊。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杖头挑月过山北,要趁如今几日晴。

六朝多旧事,谁怀问江山。我亦身重到,材疏语竟悭。燕归秋巷静,鹭去晚洲闲。健笔无轻赋,前贤辙可攀。

忆昨翩然别众仙,秋风吹鬓感凋年。虚斋无复客满座,败橐空余诗百篇。高谊未忘林下约,清吟重结社中缘。不教落在尘埃地,万顷烟波一钓船。

当年鸡犬白云中,屋角榴花带露浓。洞口只今无处觅,唯馀碧水绕青榕。

人生一世匆匆尔,筵帙亡何已旅酬。南岳炉头芋初熟,等閒知阅几春秋。

幡翣离三殿,箫笳接两都。尧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岂并游韶石,应同去鼎湖。愁闻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雾蒙蒙,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对镜添惆怅,凭谁论古今。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每念苍生苦,能怜荡子吟。晚来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晨起扪层巅,苍茫见尘市。鼙鼓生远陴,壶蠭在幽耳。遥知细柳屯,于时阅军士。俯彼万铠群,微哉一窖蚁。初集如慕膻,俄拥如聚米。或圆如旋磨,或方如缘几。隐隐床下声,牛斗差可拟。未熟黄粱间,忽慢慢大槐里。昔在群蚁中,不知蚁是己。长揖谢孙穰,微笑辞翦起。蛮触胡为哉,鸡

竹弟谢石兄,清风非所任。随分有萧瑟,实无坚重心。

川上飞桥处处横,几回经此阅平生。碧芦萧瑟风前韵,一似家林霰雪声。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