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十咏·压纸狮子

镇浮须假重,刻石作狻猊。
偶以形模好,儿童竞见知。

作品评述

《书斋十咏·压纸狮子》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书斋中的压纸狮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镇住漂浮的形象要有一种厚重感,雕刻在石头上的狻猊。有时候我将它做得很美,孩童们都纷纷前来观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斋内制作压纸狮子的情景,并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压纸狮子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通常用于装饰、摆设或用于儿童玩耍。诗中的"镇住漂浮的形象要有一种厚重感"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将虚幻的形象具象化,赋予其一种真实而有质感的存在感。"雕刻在石头上的狻猊"则强调了艺术创作的技巧和精湛,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承托和传承。

诗词中的"有时候我将它做得很美,孩童们都纷纷前来观看"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自豪和喜悦,同时也反映了作品受到了孩童们的喜爱和欣赏。这种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和展示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传承。通过儿童的参与和观赏,这种传统工艺得以传扬和流传下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书斋中制作压纸狮子的情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与传统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努力。这首诗词以其朴实清新的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发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热爱。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巍巍京师,帝王之泽。临制华夏,宪相紫极。边尘涨天,雨坠矢石。千雉摧毁,公死於敌。欃枪舒芒,万象变色。独垂忠烈,以光载籍。

斌斌硕人。贻我以文。辱此休辞。非余所希。敢不酬答。赋诵以归。

补陀风月在,处处得真居。一六同妙湛,三千皆宴如。

秋风送远庐陵守,车骑光华鬓未斑。早岁名高天下士,同时身到海中山。淹回二水分流处,邂逅千岩竞秀间。行矣衰翁如未死,锦衣白昼候君还。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使君鞭甚长,使君马亦利。司马并马行,司马马憔悴。短鞭不可施,疾步无由致。使君驻马言,愿以长鞭遗。此遗不寻常,此鞭不容易。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青蛇坼生石,不刺山阿地。乌龟旋眼斑,不染江头泪。长看雷雨痕,未忍

清江一日走千艘,独有闲仙一喜遨。几处白云思暮合,数行红树又秋高。

三语又为掾,大家闻屈声。多年名下人,四姓江南英。衡岳半天秀,湘潭无底清。何言驱车远,去有蒙庄情。

莫羡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也不消颠怪,骑_被发,谁能委曲,令鸩为媒。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螯与把杯。公过矣,赏陈登豪气,杜牧粗才。便烦问讯张雷。甚斗宿无光剑不回。想阁中鸣佩,时携客去,壁间悬榻,近有谁来。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中年后,

菸日蔫云乍暑天,倦挹山寺借床眠。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树。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长夏宜人溪上住,短薄疏篱围水树,炎蒸不到萧森处。转壁迎山阁子开,凉风度雨北窗来,湿花吹集木兰台。阁中别贮人如玉,停波静写修蛾绿,帘下凝妆看不足。画桨谁家载妓过,倚阑窃听欢闻歌,盈盈无奈荡舟何。酒船归后溪声静,斜月窥河升半岭,照见双栖梁燕影。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明月有情留小院,征鸿无数挟轻霜。不堪客梦湘云远,独对寒灯思渺茫。

矻矻雕镌役俗儿,六经尘土有谁吹。我追往圣思前躅,子苟安行即後时。大遇定为当世福,不逢犹作後来师。思量最是男儿事,此外吾曹不足期。

黄金不买画图中,从此春花闭汉宫。到得君王识倾国,无人主议罢和戎。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梦中曾揖蔡文姬,焦尾亲传半夜衣。莫向诗人弹别鹄,免烦衰泪对君挥。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磬杂音徐彻,风飘响更清。纡馀空外尽,断续听中生。舞鹤纷将集,流云住未行。谁知九陌上,尘俗仰遗声。

杞辱中丞世,歆臣二姓廷。如何出腹子,反不以螟蛉。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赭案当年并命时,蒹薜衰飒倚琼枝。皇恩乞与桑榆老,鸿自高冥凤在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