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试秋夜闻砧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征鸿无数挟轻霜。
不堪客梦湘云远,独对寒灯思渺茫。

作品评述

《馆试秋夜闻砧》是明代王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瑟秋风吹散晚凉,听到谁家在清冷的夜晚捣衣裳。
丁丁的回响遥远地回应着疏钟的声音,数数声音如同落叶忙碌无停歇。
明亮的月光情意绵绵地停留在小院里,征鸿无数带着轻盈的霜飞过。
无法承受客人的梦境,湘云离得太远,独自对着寒灯思考着那遥远而渺茫的情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这个夜晚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秋风凉爽,让人感到凄凉和萧瑟。在寂静的夜晚,能听到某个家庭里有人在捣衣服,这种声音寓意着平凡的生活和劳作。清脆的疏钟声和回响交织在一起,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纷飞。明亮的月光洒在小院里,显得温柔而有情调,而飞过的征鸿则带着寒霜,预示着寒冷的季节即将来临。诗人思念湘云,但客人的梦境离他太远,他只能独自对着寒灯,思考着那遥远而模糊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情感,同时也呈现出对于生活琐事和时间的思考。诗中对于秋风、砧声、落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氛围。明亮的月光和飞过的征鸿则在这种凄凉中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寒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中平凡琐事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于远方的思念和渺茫的情感。他对于客人的梦境的无法承受和离别的痛苦,通过对湘云的思念得以表达。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部世界的景象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的意境。

诗词推荐

寿诗且止。设席肆筵谁助喜。抹月批风。先向天厨号令通。满卮天酒。上与天田同日寿。其应维何。寿及天民性命多。

鄂相顷题应好池,题云万竹与千梨。我来已变当初地,前过应无继此诗。敢叹临行殊旧境,惟愁后事劣今时。闲吟四壁堪搔首,频见青蘋白鹭鸶。

皂鵰狞觜爪,飞走披肝脑。不知游猎儿,必尔韝上老。

玉堂给札气如云,初喜湘累复佩银。樊口凄凉已陈迹,(昔与张同游武昌樊口,来诗中及之。)班心突兀见长身。(台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江湖前日真成梦,鄠杜他年恐卜邻。此去若容陪坐啸,故应客主尽诗人。

画手尚难图我貌,安车何可屈吾身。惟馀争死同衾事,千载称为孝友人。

大火西流日,秋风户到时。断痕依浅水,叠翠别高枝。气每随时改,人应共物萎。百年同一梦,身后欲何为。

深住小溪春,好在柳枝桃叶。风淡水轩人静,数双飞胡蝶。日长时有一莺啼,兰佩为谁结。销散旧愁新恨,泛琴心三叠。

古松偃蹇谷谽谺,太华峰前野老家。久客未归丹灶冷,碧桃八十一番花。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

问道春来相识否,岭头昨夜开花。水村烟坞寄生涯。月寒疏影淡,整整复斜斜。素面玉妃嫌粉污,晨妆洗尽铅华。香肌应只饭胡麻。年年如许瘦,知是阿谁家。

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尽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泪粉兰干。芳姿似嫌雅淡,问谁将、大药驻朱颜。塞上胭脂夜紫,雪边蝴蝶朝寒。风流韵远更清闲。醉眼入惊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热恼,惆怅东兰。细倾玉瓶春酒,待月中、横笛倩云鬟。吹散碧桃千树,尽随流水人间。

蕙子兰孙小样儿。化工簇就寄南枝。笑他兰蕙,虽韵带轻肥。香霭紫檀和雾重,色攒黄蜡界金徽。有人潇洒,插向鬓边宜。

四海桐江陆使君,阿咸诗律更通神。时无势力能推毂,独使文章老斩轮。万卷诗书堪遗子,千岩风月未全贫。青鞋布袜云门路,鸡黍容吾叩主人。

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退闲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

即真非真,是假非假。语路未陈,言满天下。骊龙海卧彩云深,黑漆昆仑骑玉马。

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邑屋如螘蚁,蔽亏尘雾间。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元宵令节,且喜天晴。高烧银烛,照佛光明。

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踏花行独惜春。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