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魏源的《寰海后十首》
拼音和注音
mèng zhōng shū cǎo cāng shēng lèi , shī lǐ yīng huā bài shǐ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苍生:(书)(名)本指生长草木的地方,后借指老百姓:~涂炭。
莺花:亦作'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借喻妓女。
稗史: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原诗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