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春峡·咏归堂

结庐东山阿,屹然俯全闽。
下有黄龙渊,浮光抱层云。
彼美谷口翁,杖策来往频。
明月自为友,顾影相为邻。
撷芷佩芳兰,不与麋鹿群。
虚堂发辉素,黄卷日相亲。
采薇芼晨羹,弋凫侑清樽。
曝日负岩窦,为童浴溪濆。
微吟曳双屐,踏破青苔纹。
归与自乐只,此意将谁论。

作品评述

《藏春峡·咏归堂》是宋代杨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结庐东山阿,
屹然俯全闽。
下有黄龙渊,
浮光抱层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象,诗人筑起房屋在东山上,高耸而屹立,俯视着整个闽地。山下有一个黄龙渊,湖水中泛起金色的光芒,仿佛环绕着云层。

彼美谷口翁,
杖策来往频。
明月自为友,
顾影相为邻。

诗中提到了一个美丽的谷口老人,他经常拄着拐杖来往于山间。明亮的月亮成了他的朋友,他时常回首与自己的影子为伴。

撷芷佩芳兰,
不与麋鹿群。
虚堂发辉素,
黄卷日相亲。

诗人采摘了芷花和芳兰,佩戴在身上,它们与常常聚集在一起的麋鹿群不同。虚堂中散发出白色的光芒,黄色的卷轴与阳光亲近。

采薇芼晨羹,
弋凫侑清樽。
曝日负岩窦,
为童浴溪濆。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诗人在清晨采摘薇草,享用羹汤,射杀野鸭,共饮美酒。他晒太阳时背负着石窟,为了让孩童们在溪水中畅快地游泳。

微吟曳双屐,
踏破青苔纹。
归与自乐只,
此意将谁论。

诗人轻轻吟唱着,踩着双屐,踏破了青苔的痕迹。他归家后只追求自己的快乐,这种心境又有谁能理解呢?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题材,描绘了诗人与山水自然的亲近,以及他在淡泊中寻找快乐的心态。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个人内心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笔触描绘出美丽的山水景色,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

作者介绍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行雨忽过渐细微,冉冉傍马残云飞。乱溪争流经屡渡,近水短畦菘叶肥。跻欹到寺石灯滑,红叶拥门人迹稀。升堂坐定闻鱼鼓,亦传斋钵慰我饥。久阴忽开日色薄,初见竹影摇窗扉。开山宝塔真相在,瞻拜入炉香霏霏。塔前苍松尽手植,到今百心森相围。登览未尽夜气冷,拂榻置枕舒寝衣。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不见当年团扇郎,双垂红泪湿流黄。楼空燕子怜无主,剩有歌尘在画梁。

谁遣诗家酷爱山,爱山说得口澜翻。千峰万岭争投奔,一陟三休却倦烦。堆案满前何处著,枯肠饱後岂能餐。残岚剩翠浑无用,包寄金陵同社看。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罢却名场拟入秦,南行无罪似流人。纵经商岭非驰驿,须过长沙吊逐臣。舶载海奴镮硾耳,象驼蛮女彩缠身。如何待取丹霄桂,别赴嘉招作上宾。

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时因戏祥风,偶尔来中州。中州帝王宅,园沼深且幽。希君惠稻粱,欲并离丹丘。不然奋飞去,将适汗漫游。肯作池上鹜,年年空沉浮。

早岁苦忧患,况兹抱沉疴。展转不能寐,夙夜如枕戈。骨肉交相持,朋友亦屡过。感时寒燠易,无乃久愆和。石闾有三秀,昆丘多玉禾。达人贵知命,永言心匪他。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击欲行难。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

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极欲扁秀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子猷无乘兴舟,越石有长啸楼。雪灭千山踪迹,月照几家乐愁。

瞻言太华,奠方作镇。典册是膺,等威以峻。上公奉备,祀宗荐信。介祉万邦,永配坤顺。

援毫心常慵,临诀意弥永。吾所欲赠子,不语各自领。间兹南北居,谁能不怲怲。夸人毗荣名,达士劝深省。凿方吾自量,輹壮子当骋。康路方多虞,窘步亦思整。与子尚有心,胡能置形影。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一簇楼台表郡城,月於此处最光明。山摇玉彩东南上,水决金波西北倾。老木修容宝画栋,女墙严陈护丹楹。西风屈指何时到,来庆黄云万亩横。

北风吹我上金台,忍见蛾眉堕马嵬。宴罢蟠桃王母去,江南肠断贺方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