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

玉箫峰下仙君宅,一树岩花几百春。
当日会稽王内史,如何不见竹间人。

作品评述

诗词《白鹤山》是李世中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它描述了白鹤山的美景和其中的仙人居住,同时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白鹤山,位于如今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乡周边的一座山脉,因山上常有白鹤飞翔而得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箫峰下仙君宅,
一树岩花几百春。
当日会稽王内史,
如何不见竹间人。

解析: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白鹤山的景色,其中有仙人居住。玉箫峰是白鹤山的一座山峰。

诗的第二句描述了玉箫峰下的景象,岩花指的是在山石间长出的花朵。这些岩花已经开放了几百年。

诗的第三句提到了会稽王内史。会稽是古代中国的地名,现在是浙江绍兴的别称。这里的会稽王指的是会稽的地方官的称号。这句诗表示作者曾经在此地担任过内史一职。

诗的最后一句表示作者思念当初在竹林中相遇的仙人,现在却不见了他。

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对白鹤山景色的喜爱,并通过描述岩花长存的事实,表达了对人事流转的思考。作者通过提到自己曾经在会稽任职的经历,突显了自己和这片山水的关系,并通过思念那位曾与自己相遇的仙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李建中(九四五~一○一三),字得中,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后移居洛阳(今属河南)。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解褐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后歷道、郢二州通判,两浙转运使,知曹、解、颍、蔡四州。真宗景德中,进金部员外郎,掌西京留守御史臺。官至工部郎中、判太府寺。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九。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诗词推荐

竹意吾为谁,山曰子非我。未知回孰贤,自赞午也可。

相去祁阳五里余,撼山为谷断为鸡。河南刺史老文学,石上真□健笔题。风月满堂无地着,云烟半壁与天齐。英雄说着唐朝事,泪溅长安蜀道西。

七诫妇罕全者,四穷鳏居一焉。嗟余抱终身恨,与子结来生缘。

爱此潺湲任溅衣,独寻幽石坐多时。日斜徒御应相笑,底事教公上马迟。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山色醉痕边,溪声客枕前。山溪元自旧,人已别经年。

怀不展兮居无聊,默谇语兮浩长谣。写我心兮登彼高,陟万仞兮扪九霄。命清风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视天垠。大海荡潏兮潜龙鲲,吐吞日月兮制明昏。酝酿元气兮函星辰,羽载四海兮芥浮坤。四岳列峙兮嵩中蹲,牵连脉络兮子复孙。草蔓木布兮升降如朋,障南蔽北兮东散西分。如掌列块兮盘

秦人占得桃源地。说道花深堪避世。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明朝与子穿花去。去看霜蹄剜石处。茫茫秦事是耶非,万一问花花解语。

此地多虚旷,飘然欲御风。双凫疑到阙,一鸟似翔空。本是仙家事,元非幻术功。金丹成就日,白昼自飞冲。

湖壖此兴磑,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黄河冰厚马横行,朔气棱棱古铁明。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海陵三山,陆憩五岳。乘龙上三天,飞目瞻两角。授以神药,金丹满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思填东海,强衔一木。道重天地,轩师广成。蝉翼九五,以求长生。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杯水得风犹渺然,况兹章贡远连天。一穷坐我靡他问,下水宁闻劳挽牵。

十年不到吴溪上,闻道禅龛更斩新。得见山中此松老,后来谁是住庵人。

瀑布岩东转画旗,拂云穿石上霏微。抱溪修竹通千个,夹道乔松过十围。檐外一潭泓翠碧,窗间万斛溅珠玑。使群不用笙歌拥,漱玉声中岸帻归。

云物当楼俨列陈,微阳在水映杯新。久同穷鸟依寒木,休问群魔塞要津。氛祲不开迷故国,斧斤所赦托遗民。只成阅世加餐饭,痴抱犹期岳降申。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