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徐子与之武昌(其二)》
拼音和注音
cì shǐ lóu tái wàng lǐ zhòng , shì shí mén kè xiàn dēng l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楼台:(名)①(方)凉台。②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先得月。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门客:1.门下的食客。2.宋代家塾教师为门客。
登龙:登天的龙。乘龙。同'登龙门'。泛指升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刺史楼台望里重,是时门客羡登龙。
白云三署还堪起,黄鹄千秋更可逢。
象合星辰双执法,心随江汉一朝宗。
二天尊宠诸侯上,出处何论邴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