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颜子见善则迁,子路有过则改。
懒则鲇鱼上竿,勤则大鹏跨海。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通过对比不同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诗词中的第一句描述了颜子和子路两位古代圣贤,说明他们在面对善行时的态度:颜子见到善良的行为,会主动迁就自己的观点;而子路一旦犯了错误,会及时改正。这种行为态度表现了他们对待善行和错误的谦虚和诚实。

接着,诗人使用了两个对比的意象来表达勤奋和懒惰之间的区别。懒惰的人被比喻成鲇鱼,鲇鱼因为懒散而不能上竿,暗示懒惰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而勤奋的人则被比作大鹏,大鹏能够跨越海洋,象征着勤奋者能够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把善行和错误、勤奋和懒惰进行了对照,表现了诗人对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推崇。诗意深远,提醒人们应该以谦虚坦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过错,并用勤奋和努力来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首诗词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善良行为时主动迁就,对错误及时改正。同时,也提醒人们懒惰会阻碍个人的成长,而勤奋可以使人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表达,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从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晓雾须收霁。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雪炼作冰冰作水。十朵未开三四。又加以、风禁雨制。□是东吴春色盛,尽移根、换叶分黄紫。所贵者,称姚魏。其间一种尤姝丽。似佳人、素罗裙在,碧罗衫底。中有一花边两蕊。恰似妆成小字。看不足、如何可比。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

鳖头龟手。孤坐书生能意就。暖体温肤。绣被春寒想见无。雪词工巧。高压君房天下妙。白发欺人。甚矣吾衰懒是真。

呆老呆老。幻梦惑迷,一生颠倒。甚每日皱着眉儿,把身心作恼。劝汝回头归大道。搜玄微幽奥。炼丹光混入中元,现玉辰容貌。

长廊尽处绕梅行,过尽风声得雪声。醉里不愁飘湿面,自舒翠袖点琼英。

户外不平不肯流,短篱疏竹翠光浮。畦蔬绕舍畲田粟,一饱无求百不忧。

晓聒东邻赊早秫,暮敲西寺寄迟眠。盈围髻发今成蒜,饶尔清狂更几年。

试问海棠健否,海棠虽似,减清香。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山入湖光碧四围,棋枰零落葑田稀。蒲芽短短鸳鸯冷,惟有渔师几纲归。

负郭可无三顷秫,盖头幸有两间茅。还乡且尽田家乐,举世谁非市道交。村酒一杯浇磊块,山程数驿更硗嶅。羸骖莫怪归鞭急,心在轻红荔子梢。

送子三为邑,十年嗟往来。谁言债难了,不与命同回。卓鲁终留爱,龚黄岂蔽材。云愁旦暮雪,雪打又添哀。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摇苍烟,鸂鶒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世事枰棋入角危,有人袖手只攒眉。路通巴蜀那须檄,马立澶渊更要诗。公竟醉耶从汝笑,树犹如此信吾衰。传闻双珥消兵气,犹把葵心向郁仪。

次第韶光半,因循乐事希。清游今见约,素懒敢相违。天末收行雨,林梢逼落晖。瓶中有残酒,不尽不言归。

失运庐陵厄,乘时武后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上保储皇位,深然国老勋。圣朝虽百代,长合问王孙。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秋雨秋风入暮天,愁心独与片帆悬。总教作客非千里,堪笑为郎已六年。芦叶半黄风破岸,稻花全白水平田。栖迟岁月怜今昔,《梁父》孤吟倍黯然。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想姮娥、情都如旧,也须知我贪欢。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月有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车。飞腾今已去,留落又何如。谁敢怀离阔,惟思读诏除。九州期大庇,宁独爱吾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