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作品评述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是苏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其婉约的文采和清晰的思路而著称,表达了对时事的理解和对国家的忠诚。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文章微婉气清遒,
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
忽经兰菊陨霜秋。

这首诗以苏颂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一个令人愉悦的景象。诗中的"文章微婉气清遒"表达了苏颂对于文字的追求,文字应该具有委婉的风格和清晰的表达。他的议论精通,学识渊博,使他能够在言谈之间展现出自己的卓越才华。"方见璠玙为国器"指的是苏颂认为才华横溢的人才是国家繁荣的关键。而"忽经兰菊陨霜秋"则隐喻了人才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暗示着苏颂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第二首:
梦中应讲阴堂奥,
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
何人列上载蓬丘。

这首诗以幻想和怀念为主题,探讨了人生的奥秘和文化的传承。"梦中应讲阴堂奥"表达了作者希望在梦中能够揭示出阴阳之间的玄妙和深奥之处。"天上须刊白玉楼"意味着苏颂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珍视和传承,永垂不朽。"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则表达了苏颂对于自己作品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读者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辞藻和明确的意象,展示了苏颂作为一位学者和文人的才华与情感。通过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寻,他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使这首诗词成为宋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风月似孤山。千树斜横水一环。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冰雪中间屋数间。庭户隔尘寰。自有云封底用关。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引得渔翁见不难。

阴风猎猎满旗竿,白草飕飕剑气攒。九姓羌浑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翻营玉帐寒。今日路傍谁不指,穰苴门户惯登坛。

畴昔花前醉放颠,即今不饮亦陶然。太平固自多遗老,独往何妨是斥仙。扶杖每观南亩饁,解衣时作北窗眠。人间贤俊方云集,我遇龙蛇岂厄年。

罗衫乍试寒犹怯。妒花风雨连三月。灯冷闭门时。有愁谁得知。此情真个苦。只为当时语。莫道絮沾泥。絮飞魂亦飞。

长卿病肺渴欲死,宰予寝兴昼复浓。绿云杯面呷未尽,已觉清液生心胸。

冻雀愁鸢噤不哗,漫天浩瀚逐风斜。映楼横过三千丈,接屋平铺十万家。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诗成欲捻冰须断,聊举深杯答岁华。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传衣今北秀,驻锡小西林。握手鼎相别,敲门踵见寻。温颜尘外礼,软语法中音。从此利名垢,那容点我降,

东方星磊磊,西舍鸡喔喔。万虑集五更,吾睡无由著。世事如饮酒,不献自无酢。开窗起危坐,送月西南落。

高唐作梦时,宋玉乃得见。那知赋说梦,梦外云雨怨。此赋苟不作,应无列女传。

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上人知机士,瓶锡慰樊笼。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

舟著滩根半雨晴,何须争浪苦争春。抛从漫处平平上,绝胜从前弄险人。

待漏造王庭,威位盛莫京。纷纶簪组列,清越佩环声。礼饮终三爵,韶音举九成。永同凫藻乐,千载奉升平。

衰年少出门,信步过冬暄。黄叶问梅路,青烟芟麦村。危时一自适,造物万相□。试与松风约,尚堪来几番。

老来足力觉全衰,一日山行两日疲。归去蹇驴须买得,山中出入不嫌迟。

墙角经春卧短筇,千秋塔骨不如公。科头坐转茅檐日,闲看蛛丝荡午风。

鬼力神功劈石开,水边因作钓鱼台。若为未有严光到,留得丝纶待我来。

我观满囷粟,一粟之所充。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春菊寸许芽,霜华秋丛丛。误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万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殀阏尽屯厄,宇宙将无空。忍哉锐头辈,不恤地上虫。汉网非少宽,六合无人踪。

今代河南客,当年吏部孙。青毡余翰墨,白发念田园。邂逅成相识,飘零忍重论。三王如见问,寄谢勿辞烦。

人世罪冤知底数。前程不是无冥府。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声声称念弥陀父。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十念一心存旦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