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景四首

茅屋冻将压,柴门寒自拴。
掘炉煨芋栗,呵笔写诗篇。
策杖深山里,寻梅古洞边。
谁知居士乐,翻受俗人怜。

作品评述

《山中即景四首》是宋代诗人赵友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屋冻将压,柴门寒自拴。
掘炉煨芋栗,呵笔写诗篇。
策杖深山里,寻梅古洞边。
谁知居士乐,翻受俗人怜。

中文译文:
茅草屋冻得将要压塌,柴门因严寒而自然上锁。
掘炉煨着芋头和栗子,同时怀着诗篇的满腔热情。
手拄拐杖深入山林,寻找梅花在古洞旁。
谁能知晓居士的快乐,竟然反而被世俗之人所怜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居住在山中茅屋里的居士的生活情景。在严寒的冬天,茅屋和柴门都受到严寒的侵袭,茅屋几乎要被冻塌,柴门被冻得锁住,使居士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坚持在深山中点燃火炉,用炉火煨熟美味的芋头和栗子。同时,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出写诗的灵感,用笔书写起自己的诗篇。

接着,诗人描绘了居士手拄拐杖深入山林,寻找梅花的情景。梅花被认为是坚强和坚持的象征,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够绽放出芬芳。居士深入山林,寻找梅花的同时,也寻找着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古洞的存在给了他一种历史的氛围,让他感受到山中的古老和深远。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居士的赞赏和思考。他认为这位居士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保持快乐,这种精神让他感到赞叹。然而,这种快乐却不被世俗之人所理解和珍视,他们反而对这位居士怀有怜悯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居士生活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持信念、追求内心宁静和创造的人的赞赏。它展示了山中居士特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世俗观念对这种精神追求的不理解。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居士的敬意,并呼唤世人对内心追求的理解和认同。

诗词推荐

春风浩荡,古佛榜样。春水潺湲,忽著眼看。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却道众口难调,须是临机妙转。

百草头边荐得,何妨打块成团。直下千差坐断,无心犹隔重关。

秋气日骚骚,星星双鬓毛。凉天吟自远,清夜梦还高。林下期同去,人间共是劳。头巾何所直,且漉瓮头糟。

恰好轻篷短棹,绝胜锦缆牙樯。一声横笛起微茫。十里红莲步障。小待山头吐月,何妨说剑杯长。更看风露洗湖光。水底金盘滉漾。

使金瓯甑堕,惜哉决C55B斜阳里。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休论六朝兴废梦,且说南浮之始。合就此、衣冠故址。底事轻抛形胜地,把笙歌、恋定西湖水。百年内,苟而已。纵然成败由天理。叹石城、潮落潮生,朝昏知几。可笑诸公俱铸错,回首金瓯瞥徙。漫涴了、紫云青史。老媚幽

洛阳为此别,携手更何时。不复人间见,只应海上期。清谿入云木,白首卧茅茨。共惜卢敖去,天边望所思。

虞江波上一帆风,天水澄明夜色空。古体诗成岩影里,新醅酒酌月明中。吚哑两桨止还作,欸乃数声西复东。尘滓此时无一点,恍疑身在水晶宫。

岳忠武王炎兴中,才跨光世俊世忠。人见百战百胜功,孰知洙泗储心胸。奸桧忮忍摧英雄,秦贼之臭传无穷。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护垂箕弓。子子孙孙有宜风,允文允武足临容。敦以阅乐诗书崇,维德裕甫明且聪。昭文大不其宗公,招之使来有秋鸿。贤父贤兄笑颜红,酌酒赆别浮金钟。

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我家去游洋,相望缠四舍。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题诗富锦囊,仙境

半山社雨欲黄昏。燕子不过门。杨柳染深绿意,海棠啼损红痕。绮寮妆束,宝钗歌舞,玉枕温存。一段旧情有味,十分新恨无言。

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忆共佳人曝绣衣,馀香如昨旧欢非。鹊桥虽别年年在,犹胜娇魂去不归。

纷纷酒事少心情,只办停杯斗耳明。翻恨听时心太切,归来摹得不多声。

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仙桂阿谁无。

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扬。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柳上烟归,池南雪尽,东风渐有繁华信。花开花谢蝶应知,春来春去莺能问。梦意犹疑,心期欲近,云笺字字萦方寸。宿妆曾比杏腮红,忆人细把香英认。

五十年间事,浑如晓梦馀。三郎南内里,何况老家奴。

正是花时节,思君寝复兴。市沽终不醉,春梦亦无凭。岳面悬青雨,河心走浊冰。东门一条路,离恨镇相仍。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