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马上郎君出帝城,琼林宴里记相迎。
吴山吴水新迎送,学唱《阳关》第四

作品评述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马上郎君离开帝都前往吴地,参加琼林宴的场景,表达了对吴地山水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马上的郎君离开帝都,
在琼林宴上记得相迎。
吴山和吴水欢欣迎送,
学着唱《阳关》的第四段。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现在对吴地山水的描绘和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上。诗人通过描绘郎君离开帝都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了吴地的美丽景色中。吴山和吴水被描绘得欢欣鼓舞,似乎在迎接郎君的到来。这种描述使人感受到吴地山水的秀美和宜人。

此外,诗中提到了学唱《阳关》的第四段,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阳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代叙事长诗,通过描写战争和边塞风情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的郎君学唱《阳关》的第四段,显示了他对这一经典作品的敬仰和学习,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综合赏析来看,《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以吴地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郎君离开帝都、吴山吴水的迎送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情节,表达了对吴地山水的美丽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吴地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推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欻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天下皆闷闷,乐天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余腊羁人少共欢,那堪瑞雪降云端。四时欲尽三更鼓,六出番成两岁寒。欺压岭梅残艳白,密敲亭竹碎声干。公卿休扫黉堂下,留与来朝贺客看。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色去无边。势引长云阔,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测,万古覆苍烟。

世事蒙蒙醉不知,南山秋意满东篱。黄花何故无颜色,应为元嘉以后诗。

梅窗得得宁馨儿,乳腹方离气已奇。傅就外居来岁事,学从小入去年时。擅三元美家谁继,有二郎贤父自知。可是耄夫虚赞祝,向来功业是人为。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泊舟沧江岸,身轻一鸟过。请为父老歌,歌长击樽破。

宝祐丙辰榜,季世尚词章。功业已衰谢,气概独堂堂。壮士死海岛,尤胜死雒阳。遗翰落人间,姓字透纸香。甲子行一周,复见文运昌。遗黎存一二,往事空茫茫。寒灯客窗梦,飞堕碙山洋。留眼看中原,且勿悲故乡。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协气所钟,嘉禾乃出。巴夔之山,亘连阡陌。或两其歧,或六其脊。惟是西门,近郊所植。六六同颍,函三为一。兹诚创见,图写漏逸。乃知人为,不逮天力。上方寅畏,摈华务实。臣不敢献,私志于室。采诗之官,汗青之笔。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律藏精持世所稀,淡然高趣自忘机。禅开静室苍苔遍,饭起闲窗独鸟归。雪岳夜钟清度枕,水轩秋月冷侵衣。吟馀讲罢无他事,人外时容扣竹扉。

高门扫日鸣珂里,吹竹弹丝暖响中。寂寞一区如此宅,世间却有两扬雄。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叹伤。

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屦湿。村童更可怜,赤脚牛背立。

弃臣悠悠朱墨笔,雕年忽忽道涂衣。博崔赵李久寂寞,乙马甲班谁是非。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内家初上翠微宫,树里窥人在半空。笑语渐高无约束,侍臣偷望向云中。

东邻槛外芙蓉花,初开粲粲如朝霞。今朝花谢枝空在,绕树千回只叹嗟。花谢明年还复开,红颜已去终难回。人生不及花枝耐,况有流光白发催。游子对花心尽醉,老翁见之如梦寐。解把浮生比梦中,肯计荣华与憔悴。

网户交如绮,纱窗薄似烟。乐吹天上曲,人是月中仙。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肮脏倚门如敖,滑稽玩世非颠。坡即崇宁奎宿,白是开元谪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