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二首

沧江初夜雨翻盆,将晓风声战乱云。
篱下寒鸡鸣晓苦,老人先起自开门。

作品评述

诗词:《早起二首》

沧江初夜雨翻盆,
将晓风声战乱云。
篱下寒鸡鸣晓苦,
老人先起自开门。

中文译文:

夜幕刚降,江水倾泻如盆一般,
黎明将至,风声呼啸,云层翻滚。
篱笆下的寒鸡鸣叫,清晨的苦难可见,
老人早早起床,亲自打开门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耒创作的,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表达了对日出时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叹。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宁静与喧嚣交织的景象。

首先,诗人以沧江的夜雨形容雨势磅礴,如盆一般倾泻而下,给人一种磅礴而壮丽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黎明时分将要到来的景象,风声呼啸,云层翻滚,显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篱笆下的寒鸡鸣叫为象征,表达了清晨的苦难和辛劳。寒鸡的鸣叫声映衬着清晨的寒冷,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最后两句描述了老人早早起床,亲自打开门户,展现了老人勤劳、自律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动人,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清晨的向往和对劳动的尊重。它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又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赞美。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青入西山烟渺渺。天机只在菰蒲杪。风解冰澌融小沼。人静悄。一声何处啼山鸟。杖策寻芳逢野老。草芽柳眼明残照。归到圭塘还独钓。心事了。箫声缓和渔家傲。

横阁院东偏,翛然拂榻眠。香浓烟穗直,茶嫩乳花圆。岩倚团团桂,筒分细细泉。凭谁为题版,牓作小壶天。

澹澹青空远,亭亭碧*重。忽惊雷雨送飞龙。欲洗玉芙蓉。稍认岩间寺,都迷壑底松。良工吮笔未形容。疑是九疑峰。

蓟北更千里,汉唐为极边。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虎帐兵家重,雕弓嗣子传。佗年勒功处,无使后燕然。

神州久陆沈,遂作蛇豕墟。诸公颇愤激,日上平边书。览书帝震怒,欲下雷霆诛。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要令境土复,再似祖宗初。谁其为民言,世独无郇模。师克非在众,正当戒不虞。讨论惟甲兵,此岂虞所须。代思伊尹相,语忆皋陶都。皮亡毛安附,体肆心自舒。正宜询褐父,难以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晴雪散河堤,春云晚复迷。鲤鱼跳藻叶,燕子拂兰荑。

寻思往事便堪疏,空有闲云万里余。满目都来情郁郁,劳心谁把谩驱驱。星辰日月高天际,雪散烟花遍海隅。道德流行宽世界,时捻笔砚亦看书。

一官落拓几星霜,身远朝廷心下忘。屡拜黄书叨试郡,何惭白首未为郎。云山缥缈如招隐,花木欣荣亦向阳。感激先皇曾赐对,至今朝服带天香。

同上南楼看月去,莫嫌官舍冷如僧。一株西北平安火,万里东南无尽灯。

壶山相对自童儿,五十分能蟹井窥。寄语诸君休惮险,更须脚力验它时。

忆昨南宫战,骞腾实妙年。操戈万人废,受铠百城连。器敌南溟大,姿逾白璧坚。一官聊负弩,四部合磨铅。取友何蕃俊,论交鲍叔贤。未聆歌出谷,俄忽愧沉渊。识字今奚补,能诗昔谩传。且酬持钓手,那问买山钱。轩冕亦姑尔,林泉宁偶然。鸣蛙当吹鼓,短褐等貂蝉。蹭蹬甘垂翅,虺罢

道人知我过山来,旋扫蓬门对水开。惟有温菘荐樽俎,一畦疏绿隐蒿莱。

驯乌得食常好鸣,灵茅无种还自生。魂浮魄散莽何极,耿若有见悲难平。山脉迢迢绣峰住,墓氯腾腾缕云去。鲛人抱宝夜出游,指点今来著亭处。

登临乘此暮江风,数尽南飞几字鸿。秋水已清天更碧,晓枫未赤枣先红。诸公轩冕留情处,万里山河拊髀中。壮志已锁思拥衲,饱餐蔬饭想虚空。

小堂开自绿阴边,故老相过问往年。水接少陵新槛外,草生茂叔旧庭前。山从西望城才隔,溪自东行路亦缘。微醉独歌人莫讶,春衣初试晚晴天。

触热辞行在,扶衰返故丘。乱蝉催落日,病叶报新秋。秣蹇投山驿,寻诗倚寺楼。不因行万里,那信此生浮。

山川长不老,人意欲如何。霜后蒹葭健。秋来洲渚多,河汾周旧典,洙泗鲁余波。凄怆从陈蔡,令人涕滂沱。

昔年曾过小林居,门下萧萧古木疏。床雨独看先世笏,帐烟还读外家书。杏花红褪春犹在,菜甲青稀晓自锄。回首长洲多茂草,几时清啸落樵渔。

扶桑海水波,烛龙光景微。蟾魄相沦惑,天地纷无禧。苍梧狩不还,烈士志亦危。喟然起西游,泛舟昆明池。黄姑不驾箱,织女缣靡储。阴风昼夜兴,卉木顿已凄。抚躬怀洛邑,顽民良足悲。遁匪依岩穴,散发吟郊畿。漆身余隐痛,蹈则陷焱机。二心何所愧,慷慨欲报谁?令名荣丹青,丹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