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置酒

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
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擘臑槁与鲜。
殷勤勤侑邀一饱,卷牲归馆觞更传。
山蔬野果杂饴蜜,獾脯豕腊如炰煎。
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
为胡止饮且少安,一杯相属非偶然。

作品评述

诗词:《北客置酒》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紫衣操鼎置客前,
巾韝稻饭随粱饘。
引刀取肉割啖客,
银盘擘臑槁与鲜。

殷勤勤侑邀一饱,
卷牲归馆觞更传。
山蔬野果杂饴蜜,
獾脯豕腊如炰煎。

酒酣众史稍欲起,
小胡捽耳争留连。
为胡止饮且少安,
一杯相属非偶然。

中文译文:
穿着紫色衣袍,手持大鼎,摆放在客人面前,
头戴羊韝,米饭随着香浓的粱饭一同上菜。
拿刀切肉,分给客人食用,银盘上有干瘪的老肉和新鲜的美味。
殷勤地邀请客人品尝美食,卷起肉菜送回府邸,酒杯不断传递。

山野蔬菜和野果杂陈,甜蜜糖浆涂抹其中,
獾肉和猪肉腌制得像炸饼一样香脆。

酒兴勃发,众多史官渐渐有些起身,
小胡兄弟拽住耳朵争相留下继续畅饮。
为了让小胡停止喝酒,稍事休息,
一杯酒交给对方并非偶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王安石为北方客人设宴款待的场景,展示了丰盛的食物和酒宴的欢乐氛围。诗中通过详细的描写,将宴席上的丰美食物和热烈的气氛生动地展现出来。

诗歌开篇,作者以紫衣操鼎的形象出现,展现了主人的尊贵身份和高规格的宴会。紫衣和大鼎象征着豪华和盛宴。巾韝是一种装饰性的头巾,显示了主人的精心打扮和对客人的尊重。

诗中描写了各种美食,包括精美的米饭、肉类和山野蔬果。这些食物的描绘细致入微,给人以口水直流的感觉。同时,宴会上的酒宴和饮酒氛围也被生动地描绘出来。酒酣之际,众多的史官都感到兴奋,有些人甚至不舍离去。而作者提到的小胡兄弟,则是为了劝止对方继续饮酒,稍事休息,友好地交杯相属。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场景和食物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殷勤款待和对客人的热情好客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宴会的欢乐和酒宴的热烈气氛。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给人以美感和享受。它展示了宋代社交文化中宴会的重要性和人们对美食和酒宴的追求。通过描绘宴席上的食物和酒宴的氛围,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丰盛、热闹且充满情趣的宴会场景中,让人们感受到了那种美食和酒宴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词在表达作者的诗意之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宴会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社交的场合。通过诗中对食物、酒宴和宴会氛围的细致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美食和社交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也传递了对人际交往、友情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总之,这首诗词《北客置酒》通过对宴席场景和美食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王安石对美食和酒宴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交文化中宴会的重要性和人们对丰盛宴席的追求。它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美食和酒宴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人际交往、友情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丈室久多病,小园晴独游。鸣蛩孤烛雨,啅雀一篱秋。圣主恩难谢,生灵志亦忧。他年谁识我,心迹在徐州。

年衰冬集罢,鹢首晓帆催。枳棘非鸾处,膏腴得父才。澄江限天阔,孤鹜透霞来。此地留清赏,谁同耻宴罍。

山侗昔日,忒*暮故。肯替儿孙死去。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提出迷津海,到长生、彼岸回顾。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或问乡中顾。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或问乡中俗里,先号*,而后恣意歌舞。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此者傍人怎晓,我咱知、就中元素。神光

月桂峰前快雨飞,林间避雨亦沾衣。才晴便出西山路,却共断云相趁归。

薰风微动,方樱桃弄色,萱草成窠。翠帏敞轻罗。试冰簟初展,几尺湘波。疏帘广厦,寄潇洒、一枕南柯。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惊回处,闲昼永,但时时,燕雏莺友相过。正绿影婆娑。况庭有幽花,池有新荷。青梅煮酒,幸随分、赢得高歌。功名事、到头终在,岁华忍负清和

久占烟波弄钓舟,业风吹作凤城游。不知苑外芙蕖老,但见墙阴苜蓿秋。黄把里书俄复至,朱颜辞镜不容留。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

贫贱通姻好,凄凉累赏音。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

琴水东边海尽头,迷茫烟雾接高秋。稗荒田野鸡豚少,潮落汀沙鱼鸟稠。虚市残民茅结宇,空原枯骨草连丘。重经古寺谈灰劫,转使孤怀增百忧。

葬仪从俭礼,刊石荷尧君。露迹垂繁字,天哀洒丽文。诏深荣嗣子,海变记孤坟。宝思皆涵象,皇心永念勋。雅词黄绢妙,渥泽紫泥分。青史应同久,芳名万古闻。

秋风有落枝,天籁动埙篪。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阮生狂一啸,汉武老多悲。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

外物由来如梦幻,达人轻视等毫毛。投身为有区区者,始觉诸公节行高。

桂江南渡无杨柳,见此令人眼暂明。应学郡中贤太守,依依相向许多情。

雨开繁菊金无价,风皱平池鉴有痕。日暮客帆何处落,柿林西畔荻花村。

山蹋青芜尽,凉秋古寺深。何时得连策,此夜更闻琴。穷水云同穴,过僧虎共林。殷勤如念我,遗尔挂冠心。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檝。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

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上陵巍哉中有窟,楚拊生堂枝郁郁。野有乔松斧奚从,赤乌飞逝不来叶,鸱枭昼鸣我心悲。

凉秋湖上过雨。作意回商素。暗绿翻轻盖,萧然姑射俦侣。妆脸宜淡伫。红衣妒。步袜凌波去。异香度。天教占断,风汀月浦烟渚。纤尘不到,梦绕玉壶清处。多少芳心待怨诉。无语。飞来一片鸥鹭。

偶来寻晚景,便觉涤嚣烦。岸柳相攙绿,风荷各自翻。归云何处宿,惊鹜或时喧。不奈沧波阔,鸠山有故源。

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