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瘦藤枝,乌律卒。
入草寻人,揣空出骨。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贬向无生国。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宗长者释绍昙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存在和超越世俗之境的思考和领悟。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瘦藤枝,乌律卒。
入草寻人,揣空出骨。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贬向无生国。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思辨的景象。诗人以瘦弱的藤蔓和已逝的乌鸦为象征,描绘了一个在草丛中寻找失散之人的场景。然而,寻觅的过程却只揣摩空虚,最终得到的只是空洞的骨骸。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领悟。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人明确表示,这种思考不是心灵、佛法或者物质可以解答的。它超越了个体的存在,被贬低于无生之国。这种无生之国可以被理解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是一个超越世俗、超越个体的存在状态。

这组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传递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瘦弱的藤蔓和已逝的乌鸦形象,象征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通过描绘寻觅的过程只得到空洞的骨骸,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而诗的结尾,则揭示了一种超越个体存在的境地,寻求超越世俗束缚的智慧和境界。

总之,《偈颂一百一十七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存在和超越世俗的思考。通过对生命脆弱性的描绘和对超越存在的追问,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超越个体的境地。这组诗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简约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了静心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赤骨律穷,单靠布袋。子细思量,大有事在。平地要升兜率天,你这汉是颠是騃。

疏疏翠竹净江沙,远寄新诗物地夸。月径剩教添鬓雪,云溪日放长苔花。也知一决君无勇,岂是狂吟我欲赊。琴鹤今朝随小隐,诗篇明日寄烟霞。

粉墙青虯檐百尺,一条天色催暮。洛妃偶值无人见,相送袜尘微步。教且住。携玉手潜得莫惹冰苔仆。芳心暗诉。认香雾长鬟边,好风衣上,分付断魂语。双栖燕,岁岁花时飞度。阿谁花底催去。十年镜里樊川雪,空袅茶烟千缕。离梦苦。浑不省锁香金箧归何处。小池枯树。算只有当时,一

颂声歌盛旦,多黍乐丰年。近见藏高廪,遥知熟大田。在畴纷已获,如阜隐相连。鲁史详而记,神仓赋且全。舂人洪蓄积,祖庙享恭虔。圣后忧农切,宜哉报自天。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千古太丘长,风流世淳庞。衮衮多公卿,他姓渠可双。只今廪贤隽,半刺均麾幢。朝天建长策,致主新周邦。

解缆维杨欲夕阳,过舟覆盎已晨光。夹河渔屋都编荻,背日船篷尚满霜。城外城中四通水,堤南堤北万垂杨。一州斗大君休笑,国士秦郎此故乡。

卯时偶饮斋时卧,林下高桥桥上亭。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雨醉初醒。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瓶。生计悠悠身兀兀,甘从妻唤作刘伶。

才熟惟应便送官,摘来和叶上金盘。病夫病久无灵药,且服丹砂数百丸。

花落莺啼春暮。陌上绿杨飞絮。金鸭晚香寒,人在洞房深处。无语。无语,叶上数声疏雨。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写出梨花雨后晴。凝脂洗尽见天真。春从翠髻堆边见,娇自红绡脱处生。天宝梦,马嵬尘。断魂无复到华清。恰如伫立东风里,犹听霓裳羯鼓声。

江槛连朝雨,山斋昨夜凉。不知新稻熟,深怪晚炊香。得句君应喜,闻风我漫狂。绣溪行乐处,云水向千章。

月华如水恰中庭,乌鹊枝头栖复惊。晚暑三亭随雨过,秋声一半在虫鸣。

燃萁烘暖夜窗幽,时有新诗趣倡酬。为问灞桥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

为君刻意五七字,甫壮知心一两人。百计纵疎终办此,直疑贾孟是前身。

山高日出迟,云重天寒早。源远断人烟,木落惊啼鸟。南斗雁峰坳,北极玉栏杪。下界隔中天,阴阳别昏晓。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远使程途未一分,离心常要醉醺醺。那堪彭泽门前立,黄菊萧疏不见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