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送别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与新官。
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
使君才气卷波澜。
与把新诗判断。

作品评述

西江月·送别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昨夜您的小船离开京口,今晨我的马头遥望长安。旧官拿什么交代给新官?只有西湖、吴山、公事、案件。
杭州美景,百年来几度变迁?内含奥秘,下评语叫人为难。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气能掀起钱塘江的波澜。把我的新诗呈给您。请您细加指点。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⑵送别:《二妙集》本及毛本词题皆作“苏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可从。然文中之苏州,应为“杭州”之误。交代:交接职务。
⑶扁舟:小舟。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乃古润州治所。
⑷长安:此处代指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马首长安,谓马不停蹄地向京都进发。
⑸旧官何物与新官:孟綮《本事诗·情感第一》载陈朝乐昌公主破镜重圆诗:“此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都不敢,方验作人难。”这里东坡仅以其“新官对旧官”句,借指自己是“旧官”即将离任;“新官”,指林子中,他接替自己任杭州太守。
⑹湖山公案:指东坡自己的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傅斡《注坡词》注云:“公伴杭日作诗,后下狱,令供诗帐。此言湖山公案,亦谓诗也。禅家以言语为公案。”
⑺个中:此中。下语:评说,讲说。傅斡注:“禅家有下语之说。”
⑻使君:指新任杭州太守的林子中。才气卷波澜:形容林子中的才气像波涛一般壮阔起伏。
⑼判断:犹鉴别辨析。

西江月·送别赏析

  上片,“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词人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诉说着他的仕宦奔波之苦。这句词份量沉重,内涵复杂,至少含有两层意思:其一,词人说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只留下一堆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了,表现了东坡的谦虚和自责精神,令人钦敬。其实,词人这次知杭政绩斐然,尽人皆知,他不仅积极抗旱救灾,施粥送药,救活了很多贫困百姓;而且开河浚湖、兴建水利,在西湖中筑造堰闸,修建南北三十里长堤,并在堤上造六桥,置九亭,遍植杨柳芙蓉,不仅美化了风景,还方便了行旅耕作,深得人民崇敬,以至人们“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做生祠以报。”

  下片,集中请求林子中评判其湖山新诗。“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词人说西湖山景千变万化,百年数异,自己对之描写是很困难的。这里,词人把其湖山诗作的内容限制在自然景物的范围内,与其他(如政治)无关,而且“百年几变”,“下语千难”,表明其诗歌内涵随着风景的变化而复杂多变,用语费神颇多,是正常现象。“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这末二句是词人对林子中的客套颂扬之辞,当然也含有某种期待的愿望,他说林子中才气如壮阔波涛,一定会对自己的新诗做出公正的评判。用语谨慎巧妙,表面上是请友人品赏、评说自己的新诗,而却带有某种警惕性。因为词中连用“公案”、“判断”二词,十分醒目,这涉及到诉讼、判案性质,东坡决不会随便使用之。东坡似是有意把自己当作了“被告”,等待审判,但他实际上却又是问心无愧,心地坦荡,并且充满了自信心。

  全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奔波在仕宦之途中的无可奈何心境,用意深微,浑然妥贴,章法平中有奇,虚实柜生,宛曲味永。

西江月·送别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词人被召为翰林承旨,在赴汴京之前,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交接职务之时,为了表示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于是写下这首词。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仕途

河南迁汉歙东乡,迁歙西乡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级,茅田亹亹冠文场。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庙乾淳鸳鹭行。五世贤孙吾获识,根源同是洛阳方。

仕途

浩荡青冥。正凉露如洗,万里虚明。鼓角悲健,秋入重城。仿佛石上三生。指蓬莱路,渺何许、月冷风清。倚南楼、一声长笛,几点残星。西风旧年有约,听候蛩语夜,客里心惊。红树山深,翠苔门掩,想见露草疏萤。便乘风归去,阑干外、河汉西倾。笑淹留,划然孤啸,云白天青。

仕途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仕途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

仕途

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冰开还旧渌,鱼喜跃修鳞。柳及年年发,愁随日日新。老怀吾自异,不是故违人。

仕途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仕途

结庐兄弟近长安,弊却儒冠竟不弹。自茹芝来轻汉召,肯将瓜去博唐官。贫多乐事清无尽,手写新诗墨未乾。史笔须评隐君传,姓名应作古人看。

仕途

世界庵摩勒果,圣贤优钵昙华。但解折衷六艺,何须和会三家。

仕途

晨雨湿木兰,夕风吹紫荆。江南异中州,春晚犹秋清。壮年不可恃,老态忽已生。柴门立久倦,浊醪归徐倾。

仕途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不饮故人相别酒,恐沾寿母自缝衣。吴河系棹开深冻,汴日迎鞭弄短晖。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与古人违。

仕途

关雎颂德,樛木垂阴。八荒开寿域,万国奉君心。亘古今为诸佛母,昙花时现觉园春。

仕途

望神京、目断烟草,青天长剑频倚。香街十里朱帘月,空想当年华丽。堪叹处。渺沙霭蒹葭,咿啭雁声起。平山谩记。怅杨柳春风,晴空栏槛,陈迹总非是。重阳好,红叶黄华满地。良辰美景如此。青油幕府传芳斝。苒苒露琼花气。还更喜。看玉阃规恢,笑骋伊吾志。尘清北冀。便向关洛联

仕途

我住南溪溪北涯,闭门草长不曾开。风窗只怪烧花喜,雪径传呼县尹来。道是朝廷举廉吏,如何江海尚遗才?西枢东观俱知己,拜了除书却探梅。

仕途

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一玩九藏冷,再闻百骸醒。有根可以执,有pF可以馨。愿禀君子操,不敢先凋零。

仕途

便饱薄帆纵木兰,王阳时节好弹冠。官身台历星迟速,世路天香篆屈盘。人去边头三策在,春回天上五溪寒。归飞未戢青冥翅,却与朝廷作心翰。

仕途

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有时透雾凌空去,无事随风入草迷。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

仕途

地暖雪花摧,天春斗柄回。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旅雁辞人去,繁霜满镜来。今朝彩盘上,神燕不须雷。

仕途

丹宝琼花海岸旁,羽山似峚之阳。一家可惜仍烟火,未问仙人辟谷方。

仕途

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草木闷红绿,生意察已欣。蛰虫且徐动,余寒未全仁。先生起裹头,三叹一再颦。春风吹万物,不吹先生贫。靖怨一束书,只傅两裤尘。自倚文字工,竟取造物嗔。小儿在傍笑,笑我浪若辛。去年作客子,椒柏羡主人。在家不差胜,更用愁此身。先生亦一莞,我不

仕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