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灵鹊成桥事有无,人间今夜忆黄姑。
倚窗坐久秋声动,一叶西风到碧梧。

作品评述

《七夕》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马氏。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鹊成桥事有无,人间今夜忆黄姑。
倚窗坐久秋声动,一叶西风到碧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于传说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的思念之情。诗人马氏借助七夕节这一特殊的节日,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几个简短的句子,巧妙地表达了七夕节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灵鹊成桥事有无”,指的是传说中的灵鹊在七夕这一天会在天上形成一座桥,以便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这句话有些含糊,可能是在暗示情况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传说真实性的怀疑和思考。

接着,诗人写道“人间今夜忆黄姑”,表达了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对于织女星(又称黄姑)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黄姑”是指牵牛星的妻子,也是织女星。

下半首的两句“倚窗坐久秋声动,一叶西风到碧梧”,通过描写诗人倚窗听秋风声的景象,传递了七夕夜的寂静和思念之情。秋风吹过,一片叶子从西方的碧梧树上飘落下来,象征着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的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七夕节的情感和对于爱情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充满浪漫色彩的意象,将传说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与人们的真实情感相结合,使读者在感受浓烈的爱情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于爱情的思考。

诗词推荐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籝金。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祀遵经设,享缘诚举。献毕于樽,彻临于俎。舞止干戚,乐停柷敔。歌以送神,神还其所。

博山香雾散馡馡,袖手何妨静掩扉。六十年前故人尽,八千里外寄书稀。昨朝送客桐江去,今日逢僧剡县归。欲作小诗还复嬾,海鸥与我两忘机。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

嵌崯一岭晓光寒,胸次乾坤本自宽。高处何妨吞里港,倦时浑欲隐中盘。攒眉旧市谁安宅,加额残民自拥鞍。慈父母来千载遇,手将平易扫艰难。

一水盈盈独立时,六铢衣薄透冰肌。临川已没龙丘远,辜负芳妍乞好祠。

吟诗一日便东归,吟到楼头日色西。今度重来有吟兴,湖边寺寺与留题。

倚阑正尔受斜阳,细雨霏霏度野塘。本为柳枝留浅色,却教梅蕊洗幽香。小沾蝶粉初何惜,暂涩莺声亦未妨。造物无心宁遍物,凭谁闲与问东皇?

劲节岁寒碧,芳枝春暖红。清和夷惠德,千载尚闻风。

打窗落叶报秋期,病叟颓然两鬓丝。纵酒已无年少梦,读书仍负夜凉时。问囚损气嗟谁念?学道刳心恐已迟。买鹤清溪归计足,寄声先遣故人知。

七诫尤纯备,三从总吉祥。良人今绮季,美子古黄香。花引归西竺,萱疑在北堂。恨余彤管拙,哀诔不能扬。

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九河水壮龙狐出,十二城荒向鹤栖。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

香瓣平生满意熏,更参曲阜问关津。祗宜黄阁官尊贵,不敢近前丞相嗔。

江梅还是嫁东风。夜半春心一点融。知道个人生此日,暗香浮雪荐金钟。阳春一曲无他愿,长愿梅花似玉容。教见夫荣并子贵,与梅同过百年冬。

风物连南国,炎威逼早秋。堕飞波上翼,误喘月中牛。云杼衣全解,冰壶渴未瘳。此时班女怨,虚为素纨愁。

携酒复携觞,朝朝一似忙。马谙频到路,僧借旧眠床。道胜他图薄,身闲白日长。扁舟动归思,高处见沧浪。

凉涵诗魄莹苍旻,散发吟商月满襟。风叶顺行度叶尾,露华逆上稻花心。千山欧子秋声赋,一室希公夜声舟。自喜浮生只如此,任渠谈笑觅封侯。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披榛上岩岫,峭壁正东面。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嵯潆满山响,坐觉炎氛变。照日类虹霓,从风似绡练。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天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蒨。此来去贱役,探讨愧前彦。永欲洗尘缨,终当

历观嘉泰与开禧,禅苑宗坛更有谁。修竹苍松凛寒色,一如问道冷泉时。

扫地垂帘坐草亭,东风吹颊醉初醒。睡蛇死後魔无力,疾竖降来药有灵。在手残梅香淡泊,傍檐幽鸟语丁宁。老人不是神通妙,世事元来要饱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