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五咏 饮酒台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作品评述

《卢山五咏 饮酒台》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博士饮酒的场景,并表达了对士人身份困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博士(士人中的高级学位)的身份为背景,表达了士人在古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苏轼借酒作为娱乐方式,表达了士人在清幽的山野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然而,他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君王并不欣赏儒士的学问和才华,因此他告诫自己不要寄望于骊山(象征君王权力的地方),因为君王对儒士并不感兴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士人的境遇和内心矛盾,抒发了作者对士人身份困境的思考和感叹。首句“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表明博士的喜好是饮酒,而他此刻身处空山之中,没有人能与他共享这份娱乐。这里的“空山”一方面指的是环境的寂静,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他在社会中的孤独。

接着,诗人提到“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表达了他对士人地位的忧虑。骊山是指皇帝的居所,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君王不喜儒”则道出了君王对儒士的冷淡和不重视。这句话暗示了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和无法得到认可的困境。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无奈之情。诗人苏轼以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代表了士人在当时社会中的普遍困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权力和社会体制的思考。这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反映了士人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楼居本高明,况在松竹閒。溪流深几尺,新雨过前山。浮云多变态,好鸟亦閒关。偃蹇楼中人,对酒还开颜。

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浮云一南北。何由展言宴。方作异乡人。赠子同心扇。遥裔发海鸿。连翻出檐燕。春秋更去来。参差不相见。

梅英粉淡,柳梢金软,兰芽依旧。见万家、灯火明如昼。正人月、圆时候。挨香傍玉偷携手。尽轻衫寒透。听一声、画角催残漏。惜归去、频回首。

两年枉了鬓霜华,照管南人没一些。七百万钱都不要,指膏留放小民家。

具牛将犊行,野雉挟雌鸣。农事不可缓,闲人亦劝耕。

境净山别明一家,几多垂柳袅平沙。閒中牵梦一池草,空里愁人万点花。细雨朝朝兼暮暮,淡烟整整复斜斜。绿阴青子真堪画,满意春风磬水涯。

定慧圆明终不失,天回地转光澄寂。劫火洞然转转新,个事如如谁委悉。

壶中别景绝尘埃,不是山灵閟不开。午夜月华冬雪,为无人向此时来。

吴鲁燕韩岂别宗,曾无外御但相攻。当时周郑谁为相,交质将何服远戎。

庆典施恩及万方,老臣遭遇亦非常。顿加多邑惭非称,倍进崇阶惧莫当。自念生来无此望,却忧福过有余殃。病躯莫效循墙避,且上天庭控免章。

莫叹乘轺道路赊,高楼日日望还家。人到南康皆下泪,唯君笑向此中花。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幸君今及见之。教得子能传素业,养成孙亦守清规。禀生坎坷今当泰,积善初终志不移。白首喜为林下伴,愿从今日到期颐。

盘盘绝顶抚峥嵘,目尽天涯一掌平。海气腾空摇铁刹,山风卷雾净金城。鞲鹰秋健诸酋帐,苑马宵肥七校营。相顾依然情未已,携壶明日约同倾。

燕齐日暮客不旭,新丰主人岂相知。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会当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须归祭灶。请见临川太尉公,此语难为俗人道。我公悦士甘如肉,万钱供客饭脱粟。读书始堪属大事,谁论少文织薄曲。眼看齐相不六尺,太史犹忻事鞭策。胸中端正在眸子,岩电两瞳秋汉碧。

飞光无停芳岁阑,群阳不行寒气动。疏篁有韵窗含雪,重幕无温笔栖冻。萧条山草叶始枯,绰约江梅蕊先弄。无人为我取酒斟,有客来前乞诗送。多情为客不能已,卷纸连书笔锋纵。七言百字拙且卑,俗眼方憎汝休重。

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巾披。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只身空后死,千卷未酬恩。不辱看来世,贪生托立言。无家称马粪,何史世龙门。负名今愁晚,中宵吊屈原。

庵连兜率寺,三径竹边开。林密暑不到,窗虚月自业。暮山啼鸟静,云树啸猿哀。拂拭残碑字,年深半缘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