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舜臣的《夜归》
拼音和注音
lián cǐ guī lái wǎn , xiāo xiāo yè sè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夜色:(名)夜晚的天色:~苍茫。
李舜臣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原诗
怜此归来晚,萧萧夜色深。
月明孤鸟宿,秋急乱虫吟。
名薄劳萋斐,心疏滞绂簪。
因思郎署里,贤俊昔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