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沈与求的《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颜》
拼音和注音
juān juān jiā yuè guà nán lóu , xiāo sì zhēn chéng bǐng zhú y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楼:1.在南面的楼。2.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3.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4.古楼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5.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6.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
秉烛:(书)(动)拿着点燃的蜡烛:~夜游。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原诗
娟娟佳月挂南楼,萧寺真成秉烛游。
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
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著处一开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