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

门前流水碧粼粼,禅定僧闲化复淳。
搅梦半因诗作崇,破寒全藉酒生春。
休教一切有为法,误着三生自在身。
拂袖重来经五载,梵云飞雨洒儒巾。

作品评述

《梵天寺》是宋代诗人房芝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门前流水碧粼粼,
禅定僧闲化复淳。
搅梦半因诗作崇,
破寒全藉酒生春。
休教一切有为法,
误着三生自在身。
拂袖重来经五载,
梵云飞雨洒儒巾。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禅宗和文学艺术的赞美,以及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诗意: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梵天寺门前的清流,流水碧绿清澈。接着,诗人表达了僧人在禅定中的宁静和纯朴的状态。禅定让僧人心境宁静,使其回归本源,恢复最真实的本性。

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被诗作所感动,诗歌成为他追求崇高的力量。这种力量打破了世俗的寒冷,使春天在他心中复苏。诗人通过诗歌,超越了俗世间的冷漠和苦难,找到了内心的温暖和激情。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利之法的反对,认为一切有为的追求都应该停止,因为它们会误导人的灵魂。诗人追求自由和解脱,摆脱世俗的束缚。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他拂去尘埃,重新回到人世间,经历了五年的修行和历练。他将像梵云一样自由地飘荡,像雨水一样滋润知识分子的巾帽,使他们受益。

赏析:
《梵天寺》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禅宗的宁静和纯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和诗歌的推崇。诗中运用了寥寥数语,却能展现出深邃的意境和哲理。通过对禅定、诗歌和自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净化、追求真善美和摆脱世俗束缚的渴望。整首诗意境高远,意蕴丰富,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展现出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文化境界的精神风貌。

诗词推荐

细思不是乞身难,政为贫贤不放閒。奏疏比闻频叩阙,诏恩今见许还山。

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尊前尽日谁相对,唯有南山似故人。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东风。公卿门户不知处,立马九衢春影中。

野寺钟声报晓寒,征人方梦到长安。茫然涂路知难易,两避胡尘一岁残。

姑射仙风肌似雪,卢郎鬼质面如蓝。不劳鉴裁分妍丑,但览丰标辨圣凡。

一杯蝉蜕瘗寒云,天上神仙地上坟。香骨化为辽海鹤,华阳洞口侍茅君。

眼前红绿日君增,欲遣春愁兴未能。安得好花浑自实,使无闲地得生荆。欲图长醉贫无计,起逐东风懒不胜。芳草斜阳正柔媚,益知高处不堪登。

坏色寒惟破面藤,寄情显裕一孤僧。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何日庵居同兀兀,羡君身外只腾腾。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

棋废机心息,书捐美睡多。客来时淡话,酒後亦高歌。甚欲江湖去,无如老病何!平羌半轮月,依旧照渔蓑。

清溪白石出胡麻,香暖瑶池九影花。见说玄都无甲子,春光常住阿环家。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南州风土滞龙媒,黄纸初飞敕字来。二月曲江连旧宅,阿婆情熟牡丹开。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不用长檠换短檠,一窗图史任纵横。定知太乙青藜杖,合向书边分外明。

将别雁门师,殷勤访所之。江湖怀北阙,鸥鸟恋南枝。朝隐非吾所,山英不汝欺。明年东下约,春水漾苹时。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人行损绿苔。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灩杯。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去年民食十分灾,一力先生尽救回。今日手攀辕下者,人人都自翳桑来。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楼殿冠崔嵬,灵芝安在哉。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得食鸦朝聚,闻经虎夜回。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

寻常三五,问今夕何夕,婵娟都胜。天豁云收崩浪净,深碧琉璃千顷。银汉无声,冰轮直上,桂湿扶疏影。纶巾玉尘,庾楼无限清兴。谁念江海飘零,不堪回首,惊鹊南枝冷。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香雾云鬟,清辉玉臂,醉了愁重醒。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