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行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
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
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作品评述

《黄雀行》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场关于黄雀的故事,通过雀鸟的行动表达了作者对人情世事的触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
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
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野田中的黄雀为题材,通过描写雀鸟的行为展现了人间世事中的某些道理和情感。黄雀是一种平凡的小鸟,它们成双成对地觅食,相互依偎,共同度过寒暑。

诗中的“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描述了黄雀栖息的环境变化。在寒冷的冬天,黄雀们回到篱落寻找温暖;而在暖和的春天,它们去打雀草作巢。这种变迁也可视为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说:“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这里的“罗网”象征了世俗纷争,而“雕鹗”是一种吞噬小鸟的猛禽。诗人赞赏黄雀们因智谋而能躲避罗网,但又感叹它们乍一遇到雕鹗时的无助。虽然雕鹗不仁,但它的存在也显现了世间的广袤和残实。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黄雀的生活经历,诗人意味深长地揭示了人生的变迁、喜悲交并以及世事的无常和残酷。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感慨更加深刻,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抒发。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饮罢屠苏酒,真为八十翁。本忧绿直死,却喜坐诗穷。米贱知无盗,云霒又主丰。一箪那复虑,嬉笑伴儿童。

把竿坐斜阳,跨牛出晓陌。长谣柴桑咏,聊复自适适。梓里三鬴余,邻犬不吠夕。稼穑政使忙,樽酒取空隙。仙曹有知友,自揣无能役。经时隽英事,小人分耕绩。成言君勿问,卖菜可求益。

一忝轺车命,三逢水国春。重看汉浦月,独忆杜陵人。旅宦违前计,归田失旧邻。年来更多绪,清泪满衣巾。

举世昏昏醉未醒,独醒寂萤楚江滨。后人爱把离骚读,不道离蚤误后人。

礼血乐成,祖考来格。有严有翼,天子孝德。臣工在庭,罔不祗饬。玉爵之华,絷如弗克。

我祖我宗,德厚泽深。于皇继序,益单厥心。天人协扶,一统有临。乾坤清夷,振古斯今。

左氏讥怀璧,杨公却袖金。安知机巧者,藏得叵罗深。

书剑冲寒到日边,烟霞曾结几生缘。醉邀明月逢梅醒,啸入青山对竹眠。老晤庄周为蝶后,谁思腐草化萤前。新诗自有经纶志,乘兴莫将红叶偏。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梅花买到满楼香,但笑吾家节是常。雨冻不应无雪冻。肩疮更复有头疮。桃符爆竹年将近,绣线书帷日渐长。三岁岭南江左路,岂知八十客钱塘。

鸟鸣青溪中,人行彩虹外。洗药归去来,声迹两幽晦。

鸱夷遗魂拗余怒,欲取吴山入江去。雷霆劈地水群飞,海门扶胥没氛雾。英雄一怒天可回,肯使赤子随鲛鲐。指挥五丁发神弩,鬼物辟易腥风开。三百年来人事改,涛落沙平箭空在。石梁饮羽未足夸,蜀国三犀漫欺绐。近闻黄河水乱流,青徐一半悲鱼头。安得壮士斡地轴,为拯斯民涂炭忧。

退之怀桂林,药物珍陆离。物情恶衰歇,义心感亲和。我生欠一死,不死当语谁。与我制颓龄,悠悠白云期。

可惜听泉夜,还当残月时。

老疾逢秋体自轻,披衣暂起绕床行。隙风不断灯将灭,檐雨如倾阶欲平。鳏叟何尝愁枕冷,病夫未免待窗明。拂书洗砚龟堂上,幽事谁知日有程?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奇语。军中相庆得左车,便觉笑谈混天宇。先生一笑凛长虹,此膝那屈穹庐中。平生数奇似李广,自许孤忠如鲁公。毡帐归来眦欲裂,北望紫微湮涕血。更期结草报君王,夜半无人径自绝。

林间踏去宜沽酒,石上收来好煮茶。除却子猷当此景,高情偏忆戴逵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