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玩月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作品评述

《洞庭玩月》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是韩偓。这首诗描述了洞庭湖上的秋夜月光,以及月光在湖面上的美丽景象。诗歌通过描绘月光照射下的洞庭湖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首两句描述了洞庭湖上的清秋月,月光照射下,湖面宛如霜一般明亮。接着,诗句描绘了湖底的情景:用玉碗来形容湖底的水清澈透明,如同玉碗一般,而湖面则像金杯一样闪耀着细碎的波光。

接下来,诗句描写了月光的寒冷给乌鹊带来的不安,使它们不得不离开巢穴。蛟螭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形水灵,它们也因为寒冷而不得不找到更温暖的藏身之处。

最后两句诗句提到了作者回忆瑶台之夜,水晶宫殿中盛满了琼浆,意味着夜晚的美丽和宴会的盛况。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古代仙境瑶台的怀念之情。通过对月光与湖泊相互映衬的描绘,该诗表达了大自然中的神秘和美丽,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诗词推荐

粽团桃柳,盈门共垒,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铺心无下亦无高,一等无心次第浇。便是口吞三世佛,沾化涓滴也难消。

帘吏今尤重,朝家诏举频。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职业忧劳甚,游从笑语真。空令行路叹,没后见清贫。

具牛将犊行,野雉挟雌鸣。农事不可缓,闲人亦劝耕。

柳眼传情,花心蹙恨。春风处处关方寸。朱帘卷尽画屏闲,云鬟半ED51罗衣褪。燕语莺啼,日长人困。鱼沈雁断无音信。琵琶声乱篆烟斜,寸肠欲断无人问。

小隐琼台布水边,独披金诰味重玄。晨凫化舄趋轩室,秋鹭翻涛逐楚船。养鹤七年知善舞,种芝三秀旧成田。飙轮不驻劳宸眷,犀管裁章与世传。

夏暑逾秋骄未尽,万物皇皇久焦窘。大雨一沛天地凉,星斗明焕草木润。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亲见仙科唱第时,宠均宣室对神釐。汉台诏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训辞。

闲踪问园馆,晴色满江郊。织浪回廊侧,楼烟秃柳梢。杖寻晞发石,亭欠盖头茅。清景摹乘兴,含毫浴砚坳。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郭内无田负郭居,酒中有趣酒尊疏。波间屡听濯缨曲,架上时繙种树书。万里长风摧岸柳,一天清露属园蔬。故人欲问平安信,为说年来颇晏如。

百末布兰,我酒伊旨。酌以匏爵,洽我百礼。帝居青阳,顾予嘉阳。右我天子,宜君宜王。

青旗猎猎又村庄,仙景还他是水乡。人近七旬头未白,山无重数叶初黄。稻畦明月家家酒,茅屋清歌处处霜。满地菊花秋欲老,客怀牢落愧重阳。

云环独揰{右为乖}细蜻蜓,雪手轻柔玳瑁筝。飞鴈一行挑玉柱,十三弦上语嘤嘤。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既聚伏波米,还数魏舒筹。应笑苏夫子,侥幸得湖州。

春色去何急,春去尚微寒。满地落花芳草,渐觉绿阴圆。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赢得朱颜老,孤负好林泉。宝装鞍,金作镫,玉为鞭。须臾得志,纷华满眼纵相谩。功名自来无意,富贵浮云何济,于我亦徒然。万事付一笑,莫放酒杯乾。

凫鹥声暖野塘春,鞍马嘶风驿路尘。一宿青山又前去,古来难得是闲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