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黄佐的《双节旌门诗》
拼音和注音
yì cǐ shuāng jié , bó sì shū d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双节: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泛指高官或神仙之仪仗。
黄佐
不详
原诗
明昭我皇,敬跻圣神。允文允武,无竞惟人。
拔奇夷难,迈德振民。丕展彝叙,上明下亲。
懿此双节,伯姒叔娣。姒固称贤,娣以子贵。
教子伊何,敦诗说礼。出入乌台,表表伟伟。
猗惟萧公,进思尽忠。巡彼粤西,有奋元戎。
定姜卜征,馘夫之雄。百战奇法,奏此肤功。
复巡东粤,崇我文教。表章先儒,是式是效。
孟母励学,永言克孝。绍衣德言,犹织之懋。
惟皇允武,公则诘之。匪母之教,征则匪宜。
惟皇允文,公则崇之。匪母之教,又孰可师。
文武彝德,既曰母教。贞节昭宣,无德不报。
皇锡德音,旌门有诰。为世作程,于赫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