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作品评述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时的情景,在湖上的船中,苏轼与赵德麟告别。诗人表达了老者对春天的珍惜之情,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以及在官员闲暇的日子里,湖上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明净的清明时节。茶水被重新点燃,牛奶泡茶,温暖的风吹散了粥的热气。夜幕降临,红杏花在酒席上渐渐凋谢,夕阳落在大堤上,平静而和谐。在这宁静的夜晚,灯火被熄灭,孤舟漂浮在湖面上,轻轻撑离岸边。诗人以此情景寓意着赵德麟的前途未卜,而自己则对这明亮的月光怀有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展现了苏轼对春天、友谊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老者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老守惜春意暗示着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接着,主人留客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友谊之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官馀闲日月和湖上好清明形容了官员在闲暇时刻所能欣赏到的湖光山色的美丽。茶乳、粥饧、红杏等细节描写了诗中的家常景物,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最后,诗中的对月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愿。诗人以月光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自己对赵德麟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与赵德麟在湖上的船中告别时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老者对春天的珍惜之情,以及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在官员闲暇的日子里,湖上的景色非常美丽,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茶水重新点燃,茶中泡着牛奶,温风吹散了粥的香气。酒宴结束时,红杏花渐渐凋谢,太阳落在大堤上,一片平静。夜晚清净,灯火熄灭,孤舟漂浮在湖面上,靠岸等待。诗人寓意着赵德麟的前程未卜,而自己则对这明亮的月光感到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表达了苏轼对春天、友情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老者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老者对春意的珍惜暗示着作者对岁月的感慨。接着,主人留客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友情之情,凸显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官员闲暇的日子和湖上的清明景色描绘了官员在休闲时刻欣赏到的美丽景色。茶乳、粥饧、红杏等细节描写了诗中的家常物品,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最后,诗中的对月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人以月光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赵德麟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能够在短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转、友情和自然美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

霜风初过,正仙吏微吟,诗喉清咽。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翠簇香裀,光摇金胜,玉女肌凝雪。花有黄白相间。寒城无伴,烂然还自奇绝。况有凫_朋来,拚金钱都罄,晚酣留客。应笑陶潜孤负了,多少傲霜余色。鲸饮方豪,龙吟未已,更著雕胡设。清欢无限,醉归犹记前说。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岁寒时节千林表,独耐风霜。妒粉欺黄。淡淡衣裳薄薄妆。西湖十二阑干曲,倚遍寒香。白鹭横塘。一片孤山几夕阳。

西风过雨冷孤云,客路衰骸与病亲。烟渚好横今夜笛,云林还忆旧时人。凌空丹药传岩客,照水红莲赋洛神。老泪数行伤别尽,自怜无可更沾巾。

晚暖好登临,吾衰也不禁。雪残千嶂玉,日落万梢金

掉臂论交俗久讹,夫君高意遏颓波。蕣华暮落松凌雪,借问凋芳校几何。

羽族何微眇,交交作好音。远闻真似语,寂听本无心。倦舌沈荒坞,嬉群聒翠林。鷦鷯王佐笔,从此异凡禽。

珠箔上银钩,春花压翠楼。笙歌何处响,鹦鹉对人愁。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山谷送王郎:酌君以薄城桑落之

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逾旬便隔生。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紫毫飞札看犹湿,黄字新诗和未成。纵使得如羊叔子,不闻兼记旧交情。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

圣门如天不可梯,诸子欲以智取之。杏坛独立无个事,只有回愚也大奇。吾党少年子黄子,问津陋巷参颜氏。只今此事冷如浆,来年八月槐花黄。

嗟我在生日,一饮数十觞。有时无酒饮,亦复泼醅尝。今日虽有酒,罗列在我傍。对之徒自叹,与世隔风光。所幸埋骨地,不离云外乡。魂魄时一游,此乐犹未央。

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作官蓄妻孥。陷阱安所避?刀锯与鼎镬,孰匪君自致?欲求人迹不到处,忘形麋鹿与俱逝,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

齿发各蹉跎,疏慵与病和。爱花心在否?见酒兴如何?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

城上城隍古镜中,城边山色翠屏风。鱼是接海随时足,稻米连湖逐岁丰。太伯人民堪教育,春申沟港可疏通。朱轮天使从君欲,异日能忘笑语同。

昔人曾此谈空有,花雨纷纷绕座寒。堪笑空生无伎两,不曾开口被人瞒。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