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事

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飚透薄裳。
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
原学老冢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

作品评述

《山中即事》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手挼岩菊嗅寒香,
在山中,我用手摘下岩石上的菊花,闻到它们散发的清香。
诗意:诗人置身于山中,以手摘取岩石上的菊花,并深深嗅了一下它们的清香。这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亲近与感受,展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陡觉轻飚透薄裳。
突然感受到微风穿透了薄薄的衣裳。
诗意:作者在山中感受到一阵微风,微风穿透了薄薄的衣裳,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这句描绘了山中的微风瞬间穿透衣裳的轻盈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中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自是苍官添老色,
我自觉得自己的头发已经增添了苍白的颜色。
诗意:作者在山中生活的岁月逐渐增长,他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头发已经变得苍白。这句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揭示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不因青女眩寒妆。
并不因为年轻女子的妆容而感到寒冷。
诗意:作者在山中生活,不受外界的妆容装饰所迷惑,不因年轻女子的装扮而感到寒冷。这句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生活的超脱。

新篘未熟啜茶去,
新茶尚未熟透,我却已开始品味它。
诗意:作者在山中采摘的茶叶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已经开始品尝。这句描绘了作者对新茶的期待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晚稻才收种麦忙。
晚稻才开始收割,种麦的工作也很忙碌。
诗意:描绘了农田的景象,晚稻刚开始收割,而种植麦子的工作也非常繁忙。这句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和对农田丰收的期盼。

原学老冢惟苦懒,
原本是要去拜访老冢,可是我感到非常懒散。
诗意:描绘了作者原本计划去拜访墓地,但因为懒散而放弃了。这句表达了一种懒散的心态,揭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消极情绪。

荷锄归去卧斜阳。
背着锄头回家,躺在斜阳下。
诗意:描绘了作者背着锄头回家的场景,躺在斜阳下休息。这句表达了劳作之后的放松和对家的渴望,展现了对生活平淡日常的向往和对安逸的追求。

《山中即事》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描述摘花、感受微风、感叹年岁增长、超脱妆容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平淡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以山中的景物、物象和生活场景为背景,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给人以淡雅、真实的感受。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词,可以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能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病起行不得,坐久情不舒。倔强妻子前,欲扶羞索扶。且呼斑竹君,寸步与我俱。远行亦未决,聊复循庭除。平地谁云觉,陟降即少徐。平生四方志,八极视若无。西飞折若木,东厉骑鲸鱼。即今卧藜床,一起还九嘘。力惫志犹在,床头寻湛卢。

只道潮声落,潮来复有声。何当机事息,暂遣海门平。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花作雪花。

陆生酒户如蠡迮,痛酒岂能堪大白;正缘一快败万事,往往吐茵仍堕帻。尔来人情甚不美,似欲杀我以麴蘖。满倾不许计性命,傍睨更复腾颊舌。醉时狂呼不复觉,醒後追思空自责。即今愿与交旧约,三爵甫过当亟彻。解衣摩腹午窗明,茶磑无声看霏雪。

扉开日华早,路转霜花鲜。游鸿得嘉客,健鹤随老仙。舴艋野渡浅,略彴孤村连。纡余盘龙外,杳霭乌猿边。麦畦破冻划,稻架烘晴悬。万鸦暗澒洞,只鹭明{左女右便}娟。寺古缭虚嶂,房深贮澄涟。珍鳞紫金睟,秀石苍玉挛。住僧自缚律,爱客能逃禅。老帖不容搨,枯琴尚堪弦。出访文举

秋夜永如年,四壁号寒蛩。明月照树叶,白露啼青桐。寒窗紫玉琴,时变羽凌宫。三弹不成调,百忧郁攻中。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五九四十五,春风吹断前山雨。行云归去复何心,转背飘然无觅处。无觅处,知不知,坐断十方还是谁。东弗于代郁单越,西瞿耶尼阎浮提。

表里俱秾紫,冬春独擅青。每蒙天一笑,不与素同馨。风味撩吟笔,芳非入画屏。几番饶睡思,闻此洒然醒。

北风吹雨冷如秋,更上江干百尺楼。琼树桂人闭黄壤,石城华屋变沧洲。三峰已觉蓬莱近,二水真成汗漫游。六代风光几人物,不妨拥鼻向南州。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彼其初与万

江边五色旗,分总期门士。惊砂杂雪飞,日暮孤城闭。寂寥良将风,谁识投醪意。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灭尽鬓丝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渚烟蕙兰动,溪雨虹蜺生。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松竹声中寺,山深人迹稀。石从林背出,云向屋头飞。野鹿寒仍聚,栖禽暮自归。怪来襟袖冷,浓翠湿征衣。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风雪打黄昏。别殿无人早闭门。拜了天香罗袖冷,低颦。催灭银灯解绣裙。金鸭卧残薰。看破屏风数泪痕。回首昭阳天样远,销魂。又过梅花一番春。

乳燕将雏,啼莺求友,江南梅子黄时。欲晴还雨,烟外看成丝。迎袂风来麦陇,吹饼饵、香入书帷。行吟处,溪翁说我,不似去年衰。方池。荷出水,朱榴倚槛,粉_穿篱。有吾曹我辈,把酒寻诗。醉去黑甜一枕,炉烟袅、花影斜晖。家山乐,南窗寄傲,唯有晦罨知。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美誉早闻喧北阙,颓波今见走东瀛。鸳行既接参差影,鸡树仍同次第荣。从此青衿与朱紫,升堂侍宴更何营。

过去堕坑堑,回来却被坏。者此尾巴子,直是甚奇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