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事

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飚透薄裳。
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
原学老冢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

作品评述

《山中即事》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手挼岩菊嗅寒香,
在山中,我用手摘下岩石上的菊花,闻到它们散发的清香。
诗意:诗人置身于山中,以手摘取岩石上的菊花,并深深嗅了一下它们的清香。这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亲近与感受,展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陡觉轻飚透薄裳。
突然感受到微风穿透了薄薄的衣裳。
诗意:作者在山中感受到一阵微风,微风穿透了薄薄的衣裳,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这句描绘了山中的微风瞬间穿透衣裳的轻盈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中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自是苍官添老色,
我自觉得自己的头发已经增添了苍白的颜色。
诗意:作者在山中生活的岁月逐渐增长,他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头发已经变得苍白。这句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揭示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不因青女眩寒妆。
并不因为年轻女子的妆容而感到寒冷。
诗意:作者在山中生活,不受外界的妆容装饰所迷惑,不因年轻女子的装扮而感到寒冷。这句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生活的超脱。

新篘未熟啜茶去,
新茶尚未熟透,我却已开始品味它。
诗意:作者在山中采摘的茶叶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已经开始品尝。这句描绘了作者对新茶的期待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晚稻才收种麦忙。
晚稻才开始收割,种麦的工作也很忙碌。
诗意:描绘了农田的景象,晚稻刚开始收割,而种植麦子的工作也非常繁忙。这句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和对农田丰收的期盼。

原学老冢惟苦懒,
原本是要去拜访老冢,可是我感到非常懒散。
诗意:描绘了作者原本计划去拜访墓地,但因为懒散而放弃了。这句表达了一种懒散的心态,揭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消极情绪。

荷锄归去卧斜阳。
背着锄头回家,躺在斜阳下。
诗意:描绘了作者背着锄头回家的场景,躺在斜阳下休息。这句表达了劳作之后的放松和对家的渴望,展现了对生活平淡日常的向往和对安逸的追求。

《山中即事》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描述摘花、感受微风、感叹年岁增长、超脱妆容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平淡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以山中的景物、物象和生活场景为背景,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给人以淡雅、真实的感受。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词,可以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能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断汊惟余旧姓存,倚阑投饵说当年。沙鸥曾见园兴废,近日游人又玉泉。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放石试浅深,eg壁蛇鸟惊。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青童撞金屑,杵臼

春在对花饮,春归花亦残。对花不饮酒,欢意遂阑珊。酒向花前饮,花宜醉后看,花前不饮酒,终负一年欢。

梦回春草远,病起故人来。耿耿孤灯话,沈沈细雨杯。千愁双鸟过,一笑百花开。世事渺烟水,相携卧绿苔。

嫩水浴凫芳草短,淡烟飞燕落花天。绿杨也识春来暖,一夜东风脱却绵。

岁华须鬓里,行色水云中。南径寒花在,西山落叶空。别怜今夜酒,歌续古人风。归隐东湖上,忘机狎钓翁。

几岁不出门,一朝事远游。长安初岂远,孙客难淹留。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太仆新调试锦甘,九重日色照连钱。春来与庆池边路,偏称宫中软玉鞭。

瞻彼禽鸟,亦哺其母。养而弗驭,於孝奚取。

炎歊六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忧虞心谢知时雁,安稳身同挂角羊。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还源根本杳难穷,秘密玄微造化中。白日昏迷常不见,青龙雾晓大家同。阴阳青里和烟碧,天地相鲜似火红。直要審详知道理,丹成千载上升功。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广陵三月可怜春,青青杨柳蘸湖新。长条不绾思归客,散作飞花愁杀人。浣沙艳艳吴江女,拾取香球连袂举。花点轻狂只欲飞,徒欲多情乱心绪。吴宫隋苑烟袅袅,别有豪华竞春早。飞琼流雪洒行旌,日莫迷却长杨道。江头一树白离离,打阵随风趁落晖。漫天扑地何时住,困入沧波却怨谁。

正教流通千载遇。浮世茫茫,几个心开悟。猛省轮回寻出路。回头便是真仙度。行满功成蓬岛去。好伴长春,自在无私虑。更有奇葩千万树。

池青草色暖,蝶晓花枝满。花满复花飞,春归蝶亦归。蝶归春杳杳,春梦何时晓。推枕看东风,几人春梦中。

富郑公之客李君讳常,登人也。故太守李公讳师中,榜其闾曰遗直。而其子大方,求诗于轼,为赋一首。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当时邦人化,市无晨饮豚。岁月曾几何,客主皆九原。鲁经有余叹,楚些无归魂。我作遗直诗,过者式其藩。

造物人言是小儿,偶然赵样与儿嬉。不过几块粗顽石,博得人夸几个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