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韶弟上连桂堂牌会群从

我家簪绂百余年,书种子今幸有传。
折桂时能取黄牒,肯堂赖子挹青毡,一新扁榜照华屋,共集尊罍招众贤。
须信后生尤可畏,要当争著祖生鞭。

作品评述

《叔韶弟上连桂堂牌会群从》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家的簪绂已经传承了百余年,
如今终于有人能够续写这部传奇。
在折桂的时刻,我能够得到黄牒的认可,
在堂上,我愿意倾听前辈的教诲。
一块崭新的匾额映照着华丽的房屋,
众多贤者齐聚一堂共同品评。
年轻一代必须相信自己能够超越前辈,
努力争夺祖先所传之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传承的自豪和对后辈的期望。"簪绂"代指家族世代相传的荣誉和责任,作者感到幸运能够继承并传扬这一传统。"折桂"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得到黄牒的荣誉。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考试中获得认可。"堂上"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智慧,作者愿意谦虚地聆听前辈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指导和启示。"扁榜"是指上榜的名单,"华屋"代表装饰华丽的房屋,"尊罍"表示宴会上供奉美酒的杯子。这些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场景,众多贤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品评和交流。最后,作者鼓励年轻一代要有自信,相信他们有能力超越前辈,争取更高的成就。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族观念和传承精神。作者通过表达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和对前辈的尊敬,展示了一种持续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他鼓励后辈要有自信,不断超越前人,为家族争光。整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家族内部的盛会,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和热闹的氛围,突出了家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价值。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展示了宋代士人的家族观念和为人处世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绝代幽人独。掩芳姿、深居何处,乱云深谷。自说关中良家子,零落聊依草木。世丧败、谁收骨肉。轻薄儿郎为夫婿,爱新人、窕窈颜如玉。千万事,风前烛。鸳鸯一旦成孤宿。最堪怜、新人欢笑,旧人哀哭。侍婢卖珠回来后,相与牵萝补屋。漫采得、柏枝盈掬。日暮山中天寒也,翠绡衣、

中秋天气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贪饮不知归去晚,水精宫里宿烟霞。

障羞罗袂薄,承汗领巾红。晚风斜虿发,逸艳照窗笼。胡琴抱明月,宝瑟阵归鸿。倚壁生蛛网,年光如转蓬。

相逢握手便忘形,射策天门尽弟兄。浮世有谁尊道义,青衫自笑为功名。高谈未尽胸中意,作别犹如梦后惊。半夜叩门投野寺,天寒孤月更分明。

我抱东林未见心,诸贤诗上见东林。两瞳不觉针锋利,一瞬清风扫宿阴。

独上西楼尽日闲,林烟演漾鸟蛮蛮。谢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后山。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白浪堆中下一钩,锦鳞红尾尚悠悠。渔翁不计竿头事,笑入芦花万顷秋。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虚澄。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西风奕奕细吟商,客枕凄然一夜凉。吟尽苹花浑可事,少留荷叶盖鸳鸯。

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

不立孤危机本峻,赵州老子玉无瑕。当头指出殿里底,划尽茫茫眼里花。

玉佩珊珊不可招,眼空尘界等秋毫。山林贞白三层迥,湖海元龙百尺高。自笑行藏关气数,肯将歌舞换风骚。卷帘最爱南山近,坐听松声起碧涛。

门外春风吹倒人,过门宁惜滞车轮。君能劝我杯中物,我亦挥君壁上尘。

微云澹日映寒流,画出西园一幅秋。白帝幻成红玉蘂,金风吹绽碧枝头。睡余艳艳真妃子,梦罢愔愔一解愁。熟赏细看须着句,为君重赋紫绵揉。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

碧海仙蓬感旧游,暮年心事转悠悠。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十里楼台迷巷陌,万家碪杵戒衣裘。平生剩久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

张子为人懒夫对,遮手一官追行辈。扑缘埃壤半年余,亡补公家真合退。病羸应念故园荒,连缄力扣中书堂。琳宫分秩问天得,给舍便喜书敕黄。沉疴返舍倏去体,涸鲋顺水回春塘。壁间先挂陈处士,案上更置铜炉香。易编与我为四友,一段因缘殊不偶。从容何止两岁期,自此相依当耐久。

梵王宫倚市廛开,波劫何曾断俗埃。百万源流归海会,三千世界属如来。老龙收雨藏香缽,野鹤听经绕法台。闻道题名还有塔,熙宁四老总多老。

城东移锡住城西,绿绕春波引杖藜。翡翠满身衣有异,鹭鸶通体格非低。风摇柳眼开烟小,暖逼兰芽出土齐。犹有幽深不相似,剡溪乘棹入耶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