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利智人,观者便知意。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其二九六)》

出自唐寒山的《诗三百三首(其二九六)》

拼音和注音

wǒ jiàn lì zhì rén , guān zhě biàn zhī y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智人:有智慧的人。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原诗

我见利智人,观者便知意。

不假寻文字,直入如来地。

心不逐诸缘,意根不妄起。

心意不生时,内外无馀事。

诗词推荐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虽然丙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触屏教诌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

宫使传呼驾出忙,芙蓉小苑尽生香。长门深锁无由见,不及飞花绕玉床。

南国三衣客,三城一见春。花明驰道远,雨涨御沟新。茗忆山中物,云怀岭上邻。如何异乡感,却出解空人。

两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五更风竹闹轩窗,听作江船浪隐床。枕上翻身寻断梦,故人待漏满靴霜。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小春时候,见早梅吐玉,裁琼妆白。点点枝头光照眼,恼损柔肠情客。暗里芳心,出群标致,经岁成疏隔。如今风韵,何人依旧冰雪。冷艳潇洒天然,香姿肯易许,游蜂狂蝶。夜半黄昏担带了,多少清风明月。宋玉虽悲,元超虽恨,见了千愁歇。东君还许,有情取次攀折。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自古知心不易逢,君心还与我心同。纵令自择交成契,更有何人得似公。

月澹黄茅路,烟明红叶村。有怀如阮籍,更赠一声猿。

暴醉琳腴饱栈羊,巡簷闲认小梅香。胡床曝背关情甚,古锦囊诗引兴长。

故人为使富天才,相与抽毫赋早梅。气豓未劳横玉笛,风光先合倒金垒。陇头欲寄交情远,林下初逢病眼开。必若和羹有遗味,花王应亦命公台。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一身累困怀千载,百口无虞贵万金。空阔远看波浪息,楚山安稳过云岑。

碧空无雨忽潺潺,此水何人激在山。塔现玉光依石侧,柱因冰冻沥檐间。长风浩荡更相和,元气淋淳挽不还。欲究本来源出处,湘江谁借一枝斑。

和暖上元天气,是处笙歌动地。瑞岩无可设施,随分放灯一二。

三北何人知管仲,五湖何处觅陶朱。壁间遗墨还堪睹,吊罢灵魂一束刍。

客瞄千万端,攻吁愁不出。谁能事低首,挥杯送白日。

扁舟未觉出城难,访旧情知老畏寒。七十五翁无□□,□楼聊且隔帘看。

今朝三月初十,大野和风袭袭。不用转脑回头,向此一时证人。

驾鹤排朱雾,乘鸾入紫烟。凌晨味潭菊,薄暮玩峰莲。玉叶低梁下,金飗引窗前。啸傲云霞际,留情鳞羽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