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

粗疏犊鼻却闲身,莫道吾家北院贫。
自是江湖钓竿手,不妨烟水却知人。

作品评述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粗疏犊鼻却闲身,
莫道吾家北院贫。
自是江湖钓竿手,
不妨烟水却知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豁达洒脱、超脱物质贫富的心态。诗人自称生活简朴,形容自己的家境贫困,但并不以此自卑。他以钓鱼为喻,表达了自己在江湖之间游走的自由态度,他并不介意物质上的缺乏,却重视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李新的豁达情怀。首句“粗疏犊鼻却闲身”描绘了诗人的家境贫困,暗示了他的生活朴素、不拘小节的态度。接着,“莫道吾家北院贫”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对自己贫困境况的揣测,以及对这种评价的不在意。

第三句“自是江湖钓竿手”以钓鱼为比喻,表达了诗人游走江湖的自由心态。他并不计较物质的得失,而更加注重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和把握。“不妨烟水却知人”强调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力,他通过观察烟水间的人们,能够洞悉他们的真实面目。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洞察人情的心境,展示了他对于物质贫富的超越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种豁达洒脱的心态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使得这首诗词成为宋代文人风范的代表之一。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裛。弹在罗衣,图得见时说。

药笈渔竿每自随,枯筇短帽恰相宜。投林但有穷猿喜,伏枥元无老骥悲。岩溜甘寒通碧沼,野梅清绝隔疏篱。放翁老甚情怀嬾,那办题诗寄所思!

一水相望汝与丰,乱来如隔万山重。清名昔已香三楚,晚节今真继两龚。正自南山深雾豹,何时东野快云龙。唾珠满纸悭琼报,聊写相於磊磈胸。

坐见炎天徙日圭,欢悰闲绪想多暌。被中诵赋知群虱,窗外名谭有曙鸡。好友关心频送喜,痴姬多事却偷啼。似闻桥畔君平卜,渐向晴秋起杖藜。

三桥当路半,正好与郎期。湖水原无信,郎来那有时。

凶神扇pQ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蓝田美玉骊龙珠,天马之驹丹凤雏。平生眼底未曾见,物以希有来珍奇,世间尺子乏英骨,{左犭右屯}犬虽多安用为。留侯丰下宜有后,更积阴德栽培之。大儿崭然露头角,胸中箧笥罗诗书。文章机杼有家法,睥睨云汉思高飞。小儿学语解揖客,眼如点漆肤凝脂。家庭有此万金产,何忧门户

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楼船动沧江,江晴鼓声发。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

卷尽轻云月更明,金篦不用且闲行。若倾家酿招来客,何必池塘春草生。

道人毫端妙用,幻出烟水淮南。频与东风商略,几时送我归帆。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绝代佳人,幽居空谷,绮窗森玉猗猗。小舟双桨,重寻旧约,洞房宛是当时。夜阑红烛暗,黯相对、浑如梦里。旋烘鸳锦,尘生绣帐,香减缕金衣。须信有、盟言同皎日,□利牵名役,事与君违。□君已许,今生来世,两情到此奚疑。彩鸾须凤友,算何日、丹山共归。未酬深愿,绵绵此恨无

恰破黄昏,一湾新月稍稍共。玉溪流汞。时有香浮动。别后清风,馥郁添多种。如相送。未忘珍重。已入幽人梦。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出谷入谷路回转,秋风已至归期晚。举头何处望来踪,万仞千山鸟飞远。

跋涉山川岁一归,奚奴古锦惯相随。自怜机杼无遗巧,却怪珠玑不疗饥。酌酒挽君浇舌本,解骖许我话心期。空囊羞涩将焉往,笑说凫仙旧见知。

迟日花光乱,东风酒浪深。天道为客恨,老去惜春心。起舞狂犹在,悲歌病不禁。高楼见千里,不醉莫登临。

谢家别墅最新奇,山展屏风花夹篱。晓月渐沉桥脚底,晨光初照屋梁时。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除却吟诗两闲客,此中情状更谁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