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真景元直院将漕江东

忧国诚如此,忧民事可知。
政苛纷蠹螫,官墨厌膏脂。
谁谓长城在,不扶元气衰。
天颜还咫尺,时听远猷驰。

作品评述

《送真景元直院将漕江东》是徐侨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走真景元,直管将士归东阳。
国家忧虽大,民生之苦更能明。
政务繁杂糟糠,官场险恶难掩藏。
谁能想到,长城也有摇摇欲坠的一天。
皇室威仪依然在,只是从天神的角度看着更近。
历史长河中,时光催着英才驰骋远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徐侨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之情。他认为国家的忧患只有当民生遭受苦难时才会被真正认识到。他对政务的繁忙和官场的险恶进行了揭示,并用长城的比喻来形容国家的衰退。然而,诗人依然相信皇室的威仪未曾衰退,只是从更高的天神视角来看,国家的现状才更为明显。最后,诗人希望有才华和野心的年轻人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勇往直前。

赏析:
这首诗词深刻地描绘出了当时国家政治和民生的现状,并透露出诗人愤懑和担忧的情绪。诗人通过对政务和官场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腐败和不公。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被用来比喻国家的衰退,堪称巧妙。诗人对皇室威仪的保持乐观态度,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状况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呼唤和期待。

诗词推荐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为觅梢头一点酸,缥枝红萼谩阑干。东君已误当时约,犹敛幽芳待岁寒。

给事勋庸太史诗,凛然人物见家规。霜须同老岂无种,孝友深根真得师。治行所居皆可纪,人亡于此叹吾衰。旧闻有道碑无愧,今见云孙无愧词。

县势坡陀树老苍,山光明润客荒唐。木兰多露不能湿,檐卜匪风还逢香。万事妇姑鸣好丑,百年翁仲领兴亡。九龙堂裹堕宜酒,卢橘来禽日正长。

桃花浪里泊扁舟,草草相逢恨莫留。一自春风来折简,几番夜月独登楼。尘踪偃蹇长怀旧,蓬鬓萧疏又见秋。为报故人安好在,身闲不负远公游。

碧天如水明霞光,雁字横风一一斜。袖手行吟不知晚,满川霜月浸芦花。

回光返照便归来,鼻孔辽天眼豁开。元来佛法无多子,连祝三拳打自呆。

翠箔昼重重,寒深雨更浓。碧鲜浮草色,闲淡敛云容。未遣愁欺病,还资静养慵。蹉跎裘褐在,强半负春秾。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颁来法旨不容违,仙律森严敢泄机。楚水吴山相共聚,与君同跨片霞飞。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当日谪仙随凤诏,毫端写出禁园春。沉香亭北人沉醉,误认龙香在领巾。

樵斧和云斫,渔蓑带雪披。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问渠能饮否,把酒酹霜根。

雨後精神退九分,病香愁态不胜春。落阶一寸轻红雪,卷地风来政恼人。

西风吹雨洗林庐,夜深凉气生庭除。呼童为我扫籧篨,便欲拂拭红氍毹。冠巾三肃傅头颅,絺绤轻利体不濡。似觉礼法由吾徒,寝甘食美增腹腴。床头有酒不用沽,更烦黄菊催红萸。一秋办取三百壶,二三佳友不可无。

冬深差喜病根除,药裹犹亲酒盏疎。门对好山纯种竹。园通活水可浇疏。檐牙带湿霜晴后,帘额移阴日出初。时有邮筒递诗至,吟余例拟借牛车。

轩轩青田鹤,郁郁在樊笼。既为物所縻,遂与吾辈同。今来始谢去,万事一笑空。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清风入齿牙,出语如风松。霜髭茁病骨,饥坐听午钟。非诗能穷人,穷者诗乃工。此语信不妄,吾闻诸醉翁。

君诗飘举似鸿惊,书入扬州子弟评。圣世由来升俊造,少年已自得声名。六经正可三冬足,万里聊堪一日行。更约弥敦同姓乐,能来触咏畅幽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