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

道人铁笛响,半入洞庭山。
天风将一半,吹度白银湾。

作品评述

诗词:《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

中文译文:
道人吹响铁笛,
深入洞庭山。
天风送来一半,
吹过白银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人吹奏铁笛的景象,他站在洞庭山中,用悠扬的笛声回荡在山谷中。天风吹送着笛声,将其中一半吹过了白银湾。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给人以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诗中的道人吹奏铁笛,将音乐融入了大自然之中,给人一种恬静的感受。洞庭山和白银湾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通过天风的吹拂,诗人将音乐和自然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此诗运用了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精准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同时也能够在景物描写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平和的心境。

这首诗具有元代诗歌的特点,注重对景物的精细描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观点。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道人吹奏铁笛的情景,将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受。这种将音乐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元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诗词推荐

大冠襜袂走纷纷,对面可容三斗尘。便令眼识天下士,此子已胜寻常人。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惆怅缭垣暮,兹山闻暗蛩。

拂尘开按匣,何事独颦眉。古调俗不乐,正声君自知。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十数年来国事乖,大臣无计逐时挨。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河,至静而方。辅我光尧,万夺无疆。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似人间戏一场。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春暖来风痹稍退也。]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记得旧诗章,花多数洛阳。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向后光阴促,从前事意忙。无因重年少,何计驻时芳。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白头无藉在,醉倒亦何妨。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郡临新安渚,佳赏

漆点两眼,雪丝半头。嗒然亡耦,转处还幽。一等高闲兮余云敛霁,十方清白兮片月摩秋。

覆釜湖边雪压尘,数枝林外已先春。尽将七泽清霜气,洗出姑山绰约身。

旧年拂石坐松阴,曾与周郎共访寻。沦落人间少知味,一逢瓶榼便伤心。

饭已茶未成,褰裳步山径。虽云筋力衰,挂杖犹济胜。天高楼塔丽,霜落沟港净。岂惟野实丹,已觉林笋迸,井桐亦强项,叶脱枝愈劲。啼鸟久不去,将无助幽兴?盘纡穿翠谷,欹仄下危磴。所嗟无客来,谁与持尘柄!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宰邑惭良术,为文愧壮图。纵饶长委命,争奈渐非夫。杯酒有时有,乱罹无处无。金庭在何域,回首一踟蹰。

曾同野灶煮溪鱼,别鹤归迟信息疏。不是山中无楮叶,寻常嬾寄入城书。

君住西山我住东,杖藜时复得相从。欣欣未见飘飘举,楚楚先经面面松。仙事既无妻子累,丹炉自有鬼神供。来春麦垅青中过,待碾新茶约段公。

恨取一官晚,公人未展衙。空传读书苦,留与后生夸。有子联三俊,成名王两家。会须酬贵骨,野燎报宣麻。

斧残留得半株斜,相对微吟到暮鸦。堪叹病翁无绮语,不如枯树有琪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