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吴德功的《咏史七律三首》
拼音和注音
piān ān jì tún qī cún sì , ruò guàn xīng shī dú qǐng y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弱冠:(书)(名)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兴师:(书)(动)举兵;起兵:~动众。
请缨:(书)(动)汉朝时,南越(粤)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劝说南越王入朝。终军说,愿取一长缨(绳子)把南越王绑来。后用“请缨”指请求杀敌:为国~。
偏安:(动)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领土:~一隅。
吴德功
不详
原诗
楼船航海渡东宁,战退红毛辟赤城。
击楫渡江同祖逖,屏居绝岛效田横。
偏安计屯期存祀,弱冠兴师独请缨。
太息孤忠难遂志,一生心事付沧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