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
朱明方更修,阴沴时相干。
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
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
江乡累岁饥,一饱望今年。
不知谁不仁,探喉夺其餐。
柯山穷老人,方暑愁衣单。
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
但知饮美酒,折取共朝盘。

作品评述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月初的风雨凄冷,宛如穷秋的严寒。红日渐渐西沉,阴云时而相互交织。阴阳天空自然变幻,寒暑无法预测。玄冥和祝融,谁能专心处理政务?江乡多年饥荒,期盼今年能够一饱口福。却不知道是谁心狠手辣,抢夺了他们的食物。柯山上一个贫穷的老人,正为炎热的夏天而忧愁衣物单薄。仿佛听到了林中竹笋直立,高耸的戈戟密集排列。他只知道享受美酒,折取共同的盛宴。

这首诗词以四月初的风雨寒冷描绘了一个富有对比的景象,将四月的天气与穷秋的严寒相比。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对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公的忧虑。诗中提到的玄冥和祝融是古代神话中的两位神灵,暗示了政治权力的纷争和不稳定。诗人还通过描写江乡的饥荒和老人的贫困,表达了对社会困境的关注。最后,诗人以饮酒和共享盛宴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困境的抗争。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石门江畔雁山前,芥室遥知更豁然。百鍊精明真是铁,不妨照破野狐禅。

晓色阴晴久未分,乱山何处是萧屯。荒荒日转渔樵路,霭霭烟生桑枯村。胜地逢春聊驻马,主人好客为开樽。平生梦想归田乐,正喜吾僮得践言。

晴意久不果,天容今一新。如何半轮日,销却许多云。积雨还休雨,小春真是春。客心君莫问,山乌亦欣欣。

新绿丛丛手自培,东篱准拟白衣来。荷锄政欠半畦雨,抱瓮空遗满迳苔。说与园丁重九近,毋烦老子再三催。径须寻觅谁家有,带土移将一两栽。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为奇姿芳润,拟倩游丝,留住东君。拾遣杜老,犹爱南塘,寄情萝薜山林。争似此、花如姝丽,獭髓轻匀。不数江陵玉杖,休夸花岛红云。少须澄霁一,一番清影,更待冰轮。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莱市街西新卜居,豆棚瓜蔓共萧疏。胸中富有书千卷,谁信家无儋石储。

平日何曾忘穆生,如今胡不饮公荣。颇嫌性僻嵇中散,为怕情伤阮步兵。美意正须羹碧涧,衰颜聊复饭青精。更携天上新圆月,同试沙瓶雪水清。

婉嫕应眉寿,天胡弗与龄。情深孙楚咏,泪尽女挐铭。苹藻空南涧,芝兰有谢庭。越山埋璧处,秋雨湿铭旌。

泽居傍海坝,暑雨困积潦。四顾路俱绝,所至泥浩浩。坐卧败屋中,兀若在孤岛。得米无束薪,端忧令人老。今朝复何朝,浮云散如扫。一蝉鸣高槐,两蝶点平草。欣然受凉颸,便欲事幽讨。呼童羁我驹,东走天台道。

路绝空林无处问,幽奇山水不知名。松门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秩秩泽宫,有的维鹄。祁祁庶士,于以干禄。彼鹄斯微,若止若翔。千里之差,起于毫芒。我矢既直,我弓既良,依于高墉,因我不臧。高墉伊何,维器与时。视之以心,谁谓鹄微。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吾事今七十,非杖事能行。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鳖争。皮里气不充,骨中髓不生。安能勉筋力,笑傲云霞轻。

西山路上有猕猴,啸雨哀风动客愁。忽遇此林师子子,万般伎俩一时休。

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塘南塘北九千顷,八月村村稻饭香。

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