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
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
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
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

作品评述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是宋代李弥逊的诗作。这首诗以牡丹和梅花为题材,通过描写花朵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和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再度运用纯粹的韵律,各自赋予牡丹和梅花两首诗

诗意:
这首诗通过牡丹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和赞美。牡丹花入眼中,美丽而繁盛,让人心生喜悦。作者躺在高卧的地方,被大雪封堵的门窗外,春天的阳光透过交织的枝条,照耀在座位上,风摇动着断裂的花瓣,已经飘落到村庄里。牡丹花散发出的芬芳细腻,不愿意被采摘,自己温暖着花杯,不需要借助外界的温度。牡丹花成为了作者与竹君相约一同老去的象征,他们之间的交情无需多言,更无人能够评论。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和梅花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深厚思考。牡丹花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象征着富贵、美丽和坚强。牡丹花的美丽给作者带来了喜悦和愉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诗中的牡丹花不愿意被采摘,自己温暖着花杯,展现了其独立自主的品质,传递出作者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坚守。通过牡丹花和梅花的对比,诗人展示了友谊的深厚和珍贵,呼唤着真挚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牡丹和梅花的美丽形象与作者对友情和情感的思考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花朵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情感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和真挚。整首诗以牡丹和梅花为载体,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赞美和思考,使人们在欣赏花朵的美丽之余,也能思考人生中的真挚情感和珍贵友情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仕宦吾乡少,咸尊鲁一儒。名虽登上第,身不到亨衢。耆旧今垂尽,游从孰与俱。百年如梦幻,回首但惊呼。

诗仙饷予北苑雪,正欲一洗东华尘。道山廷尉俱梦事,唤醒野轩真主人。

春旱麦半熟,蚕收仅十分。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造化真怜汝,耕桑不谩勤。经过话关陕,贫病不堪闻。

趁拍舞初筵。柳袅春烟。街头桃李莫争妍。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不用抹繁弦。歌韵天然。天教独立百花前。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团圆。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新蝉鸣高柳,轻鸥弄晴川。浮家作远游,觞热岂所便。武昌古都会,形胜两国肩。貔貅杂民居,烽火照敌边。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贤。君侯文章家,班马不敢先。墨庄一种子,落实今几年。瞠乎出其后,独得道学传。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悠然静中春,汹汹风涛前。四海满誉望,诸公

萧何识信在逡巡,此事从来妙若神。不是将军难着眼,正应黄祖是凡人。

惟有山茶殊奈久,独能探月占春风。

痛饮形骸骑蹇驴。葛巾不整倩人扶。笑指桃源泥样醉。三睡。诗魔长是泣穷途。画手也知仙骨瘦。□□崑山玉水点银须。天地不能容此老。笑傲。一竿风月钓江湖。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竹屋清江上,风烟四五家。水园分芰叶,邻界认芦花。雨到鱼翻浪,洲回鸟傍沙。月明何处去,片片席帆斜。

銮禁限沉深,鳌头雄贔屭。主人出休沐,秋色正明丽。偶为东园游,便有中林意。纵言得造适,览物增意气。风清濯烦襟,日永忘归辔。朝野本无间,簪组何用弃。未必幽栖人,识兹真乐地。

尝夸吴会土风嘉,新领铜章一水涯。岂为江山游赏胜,只贪晨夕旨甘奢。鱼登盘俎霜萦缕,苹满洲汀雪吐花。旧令多才君继美,松陵赓唱未应赊。

九曲青溪,千年陈迹,往事不堪依据。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应讶野王当日,三弄罢、乍无语。□□□。高牙大纛船如屋,又少甚笙歌,翠云箫鼓。流恨入寒筝,离合君臣良苦。花落几春□,无此一番风雨。是何人、尚秦淮门馆,柳桥荷浦。

峡山前夕石间行,泊得船时破胆惊。惊到今宵已无胆,听风听浪到天明。

得水蛟龙失水鱼,此心相对两何如。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松桂也应情未改,萍蓬争奈迹还疏。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剑气徒劳望斗牛,故人别后阻仙舟。残春谩道深倾酒,好月那堪独上楼。何处是非随马足,由来得丧白人头。清风未许重携手,几度高吟寄水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