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送曹都宪出镇蓟州诸关》
拼音和注音
qiū yǒu sāng má shēng shì zú , yè wú fēng huǒ shù lóu j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生事:生事,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 shì,意思是古代始丧之礼。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居庸东下接榆关,千尺层城万仞山。
秋有桑麻生事足,夜无烽火戍楼间。
帐前貔虎知严令,岁晚风霜识壮颜。
略试一方经济手,归来重补旧朝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