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梦阳的《七哀诗》
拼音和注音
liù yuè tiān yǔ shuāng , āi zāi shēng bù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六月:意思是一年中的第六个月;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
哀哉:1.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2.称人死。含有戏谑的意味。如:“没想到他竟哀哉了。”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原诗
问客何方来,四月发回中。
繁霜陨百草,树木如寒冬。
客行一何遥,客颜一何憔。
举目望关山,关山郁萧条。
少壮尽乘边,崖谷何寥寥。
战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
硕鼠走空仓,城上狐狸跳。
咄咄勿复陈,更问北来人。
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