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次髑髅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作品评述

《水次髑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诗人在沙洲上发现了一颗枯瘦的髑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知谁的子孙,
枯瘦的头骨在沙洲上。
肉已经腐化成了乌鸦的腹部,
四肢残缺,像波浪的头。

曾经听说南方有欢乐,
怎么会有九原的忧愁?
厚葬并不是值得尊贵的事,
汉官们却登上了丘陵。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颗髑髅,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人在描述髑髅时,使用了枯瘦、肉化乌鸦腹、肢残波浪头等形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中提到了南方的欢乐和九原的忧愁,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最后,诗人以厚葬不为贵、汉官登丘的形象,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嘲热讽,强调了生命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对人生的启示和反思。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故园处处都荒雨。寂寞蜗书户。人间春事杏桃花。独有诗人依旧、菊为家。老来犹解高叉手。遥上花前寿。华颠无分插花枝。乞取霜根风月、送将归。

梦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登高意枯渴,愿见深泉冷。裴回绕井顾,自照泉中影。沉浮落井瓶,井上无悬绠。念此瓶欲沉,荒忙为求请。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还来绕井哭,哭声通复哽。哽噎梦忽惊,觉来房舍静。灯焰碧胧胧,泪光疑冏冏。钟声夜方半,坐卧心难整。忽忆咸阳原,荒田

熟颗无风时自落,半腮迎日斗鲜红。

茅屋人归后,荒村更异乡。树寒乌绕月,江冷雁啼霜。影赖灯相续,愁缘酒在忘。明朝览青镜,白发几多长。

风霜磨洗秋空清,月浴星河分外明。默默玉壶中自照,家传清白妙难名。

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

玉壶仙骨产蓬莱,客授京璜隽武开。曾向西山传墨印,好游东观籋兰台。青云青上轻余子,黑发谁量未易才。侧耳韶箫充雅奏,愿同观乐诧州来。

骑置迢迢阻玉音,左鱼江海遂初心。朱弦道直消浮谤,春草愁多动苦吟。震泽析酲千树橘,华亭惊梦九臯禽。郡楼晴日东西望,几处甘棠接翠阴。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老圃机务。宰相得请归田里,久旱忽逢甘雨。怀鄂渚。怅黄鹤楼前,鹦鹉翔烟屿。清魂可语。奈信美江山,无穷湖海,难得故乡趣。西园地,天意昔年曾许。埙*近协音吕。筑台浚沼方竣事,更办雪儿佳句。仍酹醑。为祷尔三家,恐有治园谱。今吾胜古。问孟氏芳邻,

我见异人,且得异书。挟书从人,何适不娱。罗浮之趾,卜我新居。子非玄德,三顾我庐。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大野将冻河水微,慨然临流送将归。登舟上帆手一挥,脱弃朋友如敝衣。我来三见芳草腓,来时同寮今已非。念昔相従未尝违,西湖幽远人事稀。青莲紫芡倾珠玑,白鱼掉尾黄鳖肥。客醉将起命阖扉,方桥月出风露霏。星河下照摇清辉,喧呼笑语相嘲讥。岁月一逝空长欷,交游去尽将谁依。

衮冕曾迎凤驾来,烟沉金阙半蒿莱。霞蒸日气红初上,云压松阴黑半开。玉井霆轰龙起蛰,虚窗笙响鹤飞回。前朝事往云无迹,愁听江声入夜哀。

常忆在庐山,随时寄瓶锡。五百与一千,聚头同遣日。猿攀影未回,鹤望情还失。教他王老师,癡钝无处觅。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西原阴接树,东浦暝沉篱。月落溪沙走,星飞岸柳移。鲜萤萦浅草,幽鸟择深枝。背水中宵坐,愁多病莫支。

题遍寒岩古佛庐,唐人诗句晋人书。山灵亦恨无清福,消得君侯此卜居。

书来未报几时还,知在三湘五岭间。独立衡门秋水阔,寒鸦飞去日衔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