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曹侍御见寄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珠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作品评述

酬曹侍御见寄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珠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中文译文:

回答曹侍御的来信

儒学和道学的痛苦不胜,近来只对禅修有所向往。
在这纷繁之世,只有少数人能体悟出真实。
要地难以进入,闲居却更加安适。
安心地挑选菜食,沉默寂静地闭着花朵入眠。
为了工作而辞去俸禄,忘记了权力的恐惧。
生活干扰了我的春愁和诸多琐事,夜晚回想起山林泉水。
像宝石一样被人切割、珍珠膏一般被煎熬。
只与那些深思熟虑的人讨论,与时俱进却害怕权谋。
旧时的制度使得众多英才都屈服,但新的章程庆祝着六义的完整。
休息数日后,约上一起作诗,乡愁和沉浸在情田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薛能的作品,是在回答曹侍御的来信之后写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儒学和道学的痛苦与焦虑,以及对于禅修的向往。

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领悟儒学和道学的人非常少,大多数人只是在纷繁的世俗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未能意识到儒道之外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安逸生活的向往,他觉得生活中扰乱了他的思绪和心绪,只有在闲居中默默地修行,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安宁。

诗人提到他曾经辞去俸禄,忘记了权力的恐惧,这显示了他对于物欲和权力的脱离和超越。他认为那些追求名利权势的人,只会干扰他的清静和深思。

诗中也有对于过去制度的讽刺,认为旧制约束了众多英才的发展,而新的章程则赞扬了六义的完整。这是对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一种赞颂。

最后,诗人与曹侍御约定一起作诗,表达了对于乡愁和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到这首诗中,通过文字的抒发来寻找内心的安宁和自我认同。

整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纷繁世俗中追求内心宁静和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对于文化传统和个体价值的思考和探索。诗言志在传递一种向往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观念。

作者介绍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玳瑁琵琶缀玉环,为囊盛裹绣双鸾。自从学得朝元曲,不对君王不敢弹。

茅土真封辅帝畿,天潢近派冠彤墀。当机久契拈花笑,示病何劳阖国追。北阙暂违文石陛,西风正是菊花时。瘦筇短褐他年去,洗雨蒙烟访羽池。

边头射雕将,走马出中军。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小麦登场雨熟梅,闭门病眼每慵开。酒杯不解为愁敌,书卷才开作睡媒。骨朽空名垂断简,冢荒残碣卧苍苔。纷纷倾夺知何得,老觉人间但可哀。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纷然竞付轻埃。还水绕赏心东向淮。叹阿奴侪辈,因人碌碌,乃翁材略,余地恢恢。凤阙天高,鹭洲潮落,约取白鸥归去来。阑干外,英

少日追杨晏,由来间气钟。两科无近比,万里有奇逢。正喜鳌扉重,俄惊鹏舍凶。輤车方远税,已见若堂封。

藻栋临流启,凉飚荡暑回。清如游玉宇,快若在兰台。海叶吟中下,番航望次来。披襟殊未已,云外月弦开。

依依古松子,郁郁绿毛身。每长须成节,明年渐庇人。

旨酒惟兰,勺浆惟椒。福流瓒斝,光烛琨瑶。拜贶清宫,凝辉庆霄。神其如在,徘徊招摇。

客过当涂县,停车访旧游。谢公山有墅,李白酒无楼。采石花空发,乌江水自流。夕阳谁共感,寒鹭立汀洲。

春尚浅。江上柳梢风软。销尽玉梅春不管。冷香和梦远。脉脉绿窗新怨。花胜无心重翦。帘押护香闲不卷。卷帘芳事遍。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秋旸如火灼肌肤,世念功名一点无。晚洞龙归带飞雨,卧看檐溜落阶除。

今朝十二,鼓声动地。雪水上来,讨甚巴鼻。直饶天雨四花,争似归堂打睡。

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初睹银钩还启齿,细吟琼什欲沾巾。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沈冥十五春。唯有新昌故园月,至今分照两乡人。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杖刊灵寿木,轮里溴梁蒲。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两耳炉焚柏子,一拳不养菖蒲。客至莫谈尘事,略寒温外跏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