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罗伦的《挽同年刘显仁》
拼音和注音
bǐng xū tóng nián sān bǎi wǔ , ní tú jiǎ zǐ shì jūn x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甲子: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种,统称为「甲子」。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同年:同年tóngnián相同的年份同年出生b〈方〉∶年纪相同∶指同时;年岁相同;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罗伦
不详
原诗
丙戌同年三百五,泥涂甲子是君先。
黄鹂莫说瀛洲梦,山下春花正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