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首

体得寰中物,忘机自葆光。
老庄言不及,佛祖句难藏。
槁木非成道,灰心岂离忙。
资深无欠少,本有不须忘。

作品评述

《偈颂五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它们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体得寰中物,
忘机自葆光。
老庄言不及,
佛祖句难藏。

译文:
领悟世间万物,
忘却私心保持光明。
老庄的言辞难以表述,
佛祖的教诲难以藏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领悟和思考。诗人通过观察世间万物,体察自然的真理,从而摆脱了个人的私心和执著。他认为老庄的言辞无法完全表达这种领悟,佛祖的教诲也无法完全揭示其中的奥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于人生境界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第二首:
槁木非成道,
灰心岂离忙。
资深无欠少,
本有不须忘。

译文:
干枯的木头无法成为道路,
消沉的心灵怎能脱离繁忙。
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无需欠缺,
本来就无需忘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槁木和成道、灰心和离忙的关系,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诗人认为,像干枯的木头一样,一个没有经历修行和领悟的人无法成就真正的道路,一个消沉的心灵无法脱离繁忙的纷扰。然而,诗人又指出,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并不需要追求别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拥有丰富的智慧和体验,无需忘却和追求其他东西。

这五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和领悟。通过对自然、哲学和宗教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追求真理、超越个人欲望和修炼内心的价值观。这些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于智慧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孤云生西北,从风东南飘。帝乡日已远,苍梧无还飙。已矣玄凤叹,严霜集灵苕。君其勉我怀,岁暮孰不凋。

道德由来太古同,生灵休养至仁中。五兵不试归神武,万物无私是化工。玉座忽逢春月尽,金旌遥指洛川穷。年年翠辇长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宫。

相逢交未深,一笑便生春。松作四时友,窗无半点尘。诗囊为活计,廛隐着吟身。似此知音者,江湖能几人。

寄岳云,安九夏。无间绿,实潇洒。碧溪头,古松下。卧盘陀,昼复夜。

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

硕人其颀,公侯之妻。翟藋以朝,象服是宜。如星之共,逆月之辉。母血既瞻,群心则夷。

闲居忘俗累,行乐喜芳春。露滴乌巾垫,花迎白筼新。清歌移晚兴,佳句涤襟尘。处处香醪熟,谁家味最醇。

问讯山中隐,中山第几重?风廊巡夜虎,云钵听经龙。流水千溪月,寒岩一树松。无因净查滓,来共上堂钟。

我本东西南北人,穷途不复泪沾巾。亦知车马有行色,为见长沮与问津。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朔风萧骚霜正浓,追随雁影来城东。楼阁宝门八字启,一超径入青莲宫。老师槌拂活泼泼,临机一喝开盲聋。舌根拖地无死句,何曾一字粘虚空。管带忘怀闻妙义,豁然暗与吾道通。诸方善人忽聚散,黄昏方打斋时钟。明极堂前吞个枣,画灰炉畔捉条龙。须臾八万四千偈,尽在蒲团默坐中。

等閒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双橹真成鹅鹳鸣,客愁厌苦梦魂惊。须臾寖觉耳根热,一觉醒来天已明。

风林缥缈有如无,烟树重重直爱渠。今我时光能有几,古人诗兴已无馀。又随篛舫冲潮去,未结茅斋并水居。旅馆萧条厨传少,江妃来遗一双鱼。

炎官驱我入山椒,日日松声似海潮。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

负妾当时寤寐求,从兹粉面阻绸缪。宫空月苦瑶云断,寂寞巴江水自流。

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月苗杯举存三洞,云蕊函开叩九章。一掬阳泉堪作雨,数铢秋石欲成霜。可中值著雷平信,为觅闲眠苦竹床。

乱后今谁在,年来事可伤。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宁复论秦过,终当作楚狂。维舟短篱下,聊学捕鱼郎。

得体纥那也,纥囊得体那。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体歌。

濒海数十里,饥民及万家。雨多忧坏麦,春好忍看花。凿浅疏田水,占晴视晚霞。老农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