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

弥天称圣哲,象法初繄赖。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
秦王轻与举,习生重酬对。
学文古篆中,义显心经内。
法服应华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云间,更陪龙华会。

作品评述

《安公》

弥天称圣哲,
如法初矢赖。
弘道识行藏,
匡时知进退。

秦王轻与举,
习生重酬对。
学文古篆中,
义显心经内。

法服应华夏,
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云间,
更陪龙华会。

中文译文:
将上天尊为圣哲,
以象法初而才赖。
弘扬道德,知晓处世之道,
协助时局,明白进退之策。

秦王对待轻视与举荐,
习生重视报答之言。
学习古代文词,熟悉篆刻技艺,
义理显现于心经之中。

法令服从华夏之国,
金贵言语流传于海岱之间。
西方之地有浮云逸散,
更愿陪伴龙华花会。

诗意与赏析:
《安公》是唐代诗人灵一所作,整首诗字字珠玑,旨在颂扬耕耘文化、崇尚道德和追求知识的精神。诗人以“弥天称圣哲”形容下世之人尊崇的大圣贤,以“象法初而才赖”表达对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模仿前辈才能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了弘扬道德的功效,以及对于时局的了解和进退的判断。秦王对待推荐和重视的态度被对比,表现了对于被尊重和回报的渴望。学习文化和精通篆刻的重要性也在诗中有所体现。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法令和言辞的重视,尤其强调了以言传道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性。西方之地的浮云和龙华花会则象征了追求和平、友谊与团结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旨在激励人们,让他们敬佩学问和道德,追求知识和智慧。诗人通过运用典雅的辞章和独特的意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并让读者感受到对于文化自信和和谐共处的思考。

诗词推荐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悬泉珠贯下,列帐锦屏舒。骑远林逾密,笳繁谷自虚。门旗堑复磴,殿幕裹通渠。舞凤迎公主,雕龙赋婕妤。地幽天赏洽,酒乐御筵初。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

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假饶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

寂寂禅房闭,阴阴夏木繁。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脱袴高低树,提壶远近村。汝曹知底事,独与子规论。

阎王泡子陆兴波,老板挥鞭此地过。驷马俱颓两轮陷,一人其奈千钧何!倒翻粮食天不管,拔出车身日已矬。你是唐朝薛仁贵,奇功汉马淤泥河。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碧血几春花,零泪一抔土。[22]不闻叱咤声,但听呜咽水。[23]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24]

往日刘随州,作诗惊诸公。老兵睨前辈,欺诋阮嗣宗。才卿望长卿,岁数未三百。岂其苗裔耶,诗句侵唐格。慨然古人风,乃作逐客篇。朝廷重九鼎,政欲多此贤。虎豹九关严,漂零落闲处。空余三百篇,不随夜台去。

一雨百忧集,好山空杖藜。偶从樵采去,言访石林栖。屋角蜘蛛网,檐牙燕子泥。留欢对新旭,不道夕阳西。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瓦白霜封缟,波清月漾金。柝沈秋垒静,人语夜堂深。故国归何日,寒衾事满心。庭松怜手植,擢干已弥寻。

存神止虑自长年,黄老遗书汉尚传。妙语虽传人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

十洲仙子骑龙鹤,路阔云深贪舞跃。不知缥缈已无心,一朵飞来坠山脚。几度天风吹不开,数回山雨误飘来。直恐老龙招得去,千顷万顷游蓬莱。

瑞气氤氲拂水来。金幢玉节下瑶台。江梅岩桂一时开。不尽秋香凝燕寝,无边春色入尊罍。临风嗅蕊共裴回。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何处翳附郭,几人

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登高胜具何人有,重九佳名此日临。老眼已昏空怅望,壮心犹在惜销沉。天真呈露青山瘦,世故流离白发侵。汉水沈碑今出否,古来贤达共沾襟。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建旗凛大将,负弩纷前驱。除此两不能,锄荷则有余。满畦老菘韭,贫犹未饥虚。平生错料事,不到齐王竽。定无相携人,岁晚谁与娱。执杯手欲龟,风雪侵貂褕。破颜划孤啸,郁屈终不舒。危坐发深省,宁若巾柴车。成败未可知,芜我瓜芋区。收身黄觳觫,心迹何裕如。开口不言钱,未害

相府潭潭接斗魁,门披戟带绝纤埃。小山丛桂何由识,东阁长裾许暂陪。绕木驚乌栖未定,恋轩疲马望重来。丁恩有胆大如斗,造化炉中肯铸回。

连宵雨如泻,老耳聩不闻。晓涧已流衍,山川犹出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