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酬皇甫虞部》
拼音和注音
qīng yáng yī hé lì , rǎn rǎn xī nán c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南:西南xīnán∶西南方其西南诸峰。——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向西向南潭西南而望。——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冉冉:(书)①(形)(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②(副)慢慢地:~升起。
青阳:1.指春天。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3.犹清扬﹐谓眉目清秀。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6.传说中黄帝二十五子之一﹐与夷鼓同为己姓。7.地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青阳一何丽,冉冉西南驰。
言念庭中树,率已萎华滋。
昔我同心友,欢宴及良时。
携手理清曲,各谓无人知。
天衢多高足,冠盖自相随。
所愿不与俱,朝亲夕生疑。
含意恋明世,皓首为君期。
谅兹久识察,红颜坐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