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
白蘋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
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
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

作品评述

《题画》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物,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超脱凡俗的意境。

诗中首先描述了湖上的仙山,隔离在遥远的地方,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感觉。作者接着提到“世尘不上渡头航”,意味着尘世的喧嚣无法渗透到船头,船只就像是通往仙山的桥梁,引领着人们远离尘世的纷扰。

接下来的描写中,白蘋开放的地方藏着渔市,红叶之间有放鹿场。这里展现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景象,白蘋、红叶、渔市和放鹿场都是诗人用来表达寂静与自由的元素。这种隐居的意境使人联想到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在。

诗中还描绘了落日映照下的沙罾影子,以及新霜洒在树上橘子散发出的香气。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凉爽的氛围,带给读者视觉和嗅觉上的愉悦体验。

最后两句“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诗人听闻了逋老(指唐代文学家逋逢)经过此地,路旁芝草葳蕤(指茂盛的草木)的景象令人愉悦。这里的芝草葳蕤与路傍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繁盛与生机,与前文所描绘的隐居之境形成对照,强调了远离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超脱尘世的心境。通过隐居的景象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呼唤人们追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在,超越世俗的纷扰,享受心灵的自由。

诗词推荐

吃粥了也,头上安头。洗钵盂去,为蛇画足。更问如何,自纳败阙。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

一杯椒醑。惜饮难成醉。爆竹声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岁。不如且就衾裯。谁能细数更筹。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三清右序储繁祉,万乘钦明答上穹。圣化诞敷书轨混,仙游昭假地天通。灵辉熠煜充丹禁,瑞雾霏微翳碧空。积累有开鸿绪远,顾怀无际庆基隆。精心展彩威颜肃,法曲迎真睿藻融。象舞在庭功敻异,宝符先道古难同。奉朝嘉服祗群后,赞帝鸿仪俨上公。神爵乍临香馥郁,矞云低映树青葱。

相过宁嫌数,未行先畏辞。要宽千里别,犹费几篇诗。意得翻难售,声希只自奇。此生诗社里,三折或知医。

五丁力尽蜀川通,千古成都绿酎醲。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张载勒铭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大汉钟官周府圜,宾寮入幕地行仙。人心天意俱从我,何虑不如刘晏钱。

吾闻三峡江,湍流下无底。吾闻岷峨山,耸秀且千里。坤维气淑灵,所产多名士。高文既铿然,特立亦卓尔。久慕黄中刘,近有贡公喜。亟从蜀士问,人物定谁比。少年负奇节,论事如翻水。万里见张胡,义激非气使。贤关遂为寮,八尺见英伟。诸君皆敛避,相与推德齿。惠我舂容篇,句法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春风过后雪初白,夜雨晴时水变香。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洲。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女鸾宝扇谩称工,谁识岚漪缥香踪。何事晚来慵落笔,为嗔不说妙高峰。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柱礎画生水,云雷暮出山。天时已秋杪,气候尚春间。

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已与山僧敌,无令海客饶。静驱云阵起,疏点雁行遥。夜雨如相忆,松窗更见招。

先生已到舍,稚子未归樵。草晚牛羊病,场登雀鼠骄。孔颜虽困鲁,夔契未忘尧。自笑非逋客,烦君重见招。

冤家。一点神魂初托魄。青莲华里琉璃宅。毫相法音非间隔。虽明白。到头不似金台客。九品高低随报获。或经劫数华方拆。若是我生心性窄。应煎迫。未开须把莲华擘。

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

鬓霜盈握。叹刍牧荒墟,稻粱衰索。落日牛羊,晚云鸿雁,傍地飞空无托。牧人困和雨睡,田父醉连云酌。醉梦未醒,虎嗥川谷,麕惊林薄。离别。谁不恶。心事同时,都不论离合。眼底时几,鼻端人物。谁辨北征东略。最怜世途局趣,只道书生疏阔。无可赠君,松阴庭院,菊华篱落。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泽通。万年知禹力,灌溉有余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