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喜无怨鸟二首

失笑羁人泥听禽,年年春老益愁心。
江城树少无栖处,堕落千岩万壑深。

作品评述

《春去喜无怨鸟二首》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留下的凄凉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离去,我欣喜,鸟儿却无怨言,唱出了两首诗。每年春天老去,让我的忧愁更甚。城中的树凋谢殆尽,鸟儿没了栖息的地方,沉沦在千岩万壑的深谷中。

诗词的中文译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鸟儿的无怨。然而,随着春天的离去,作者的忧愁也随之加深。城中的树木凋谢,鸟儿失去了安身之所,被困在千岩万壑的深谷中。这幅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失落。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和鸟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春天的离去象征着岁月的推移,而鸟儿的无怨则暗示着人们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城中的树木少了,鸟儿无处可栖,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孤独、失落的感觉。同时,千岩万壑的深谷则象征着人们在人生道路上遭遇的困难和挑战,这无疑增加了作者的忧愁。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唤起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痛苦认知。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表达媒介,通过对春天和鸟儿的描绘,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里推吉水为名州斗南。公一人擢高才而上佐,除书星耀,喜气云蒸。僭揭短歌,用旌手,以芹香之赞,少见柏悦之诚。以期道觉期民,志本同耕莘之志,佐天子相天下,堂重新画锦之堂。赞庆深涵容多幸殿阁微凉迥,吹到敕书新。定知盘谷深处,草木焕精神。帝念水纹成吉,合得卷阿吉士,

策杖凌晨出,携筐薄暮归。未知故山荔,何似首阳薇。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东海波涛激迅飚,西风氛雾虎狼骄。高牙画戟尊方伯,绣段黄封出内朝。无客金戈桩凿齿,有人玉帐舞弓腰。武陵日暮桃花尽,何处林泉可采樵。

飞廉决云开白日,顿撼天地万窍号。挼挱桃李欲净尽,乞与游丝百尺高。

烟浦绿迢迢,离人酒易消。路分京口树,帆度月中潮。夜静闻清柝,风寒试黑貂。汉家方讨虏,好事霍嫖姚。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岸春芳草合,几处思缠绵。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

一曲离愁浅黛嚬。云帆渺渺下烟津。山长水远客愁新。柳絮低迷千里梦,桃花荡漾一江春。小楼疏雨可怜人。

青春不与花为主。花正开时春暮。花下醉眠休诉。看取春归去。莺愁蝶怨春知否。欲问春归何处。只有一尊芳醑。留得青春住。

住世间须出世间,世情何事苦牵攀。蟠胸自作三分国,觌面相悬两戒山。大好闭门赢得睡,不多识字煞妨閒。长须赤脚顽於我,未必淳风不再还。

昨夜书中得新记,梦魂飞入镆铘关。

不能经纶大经,甘作草莽闲臣。青琐应须长别,白云漫与相亲。

正则灵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无。我尝痛饮读□□,□乃复览九歌图。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坤马中孚鹤,鼎虎革豹未济狐。载鬼一车豕负涂,先张之弧后说弧。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为范模。东皇太一九霄下,百灵护驾飞龙趋。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

阳春被华旦,草木蒙恩私。沉沉幽兰,不得同其施。女萝托乔松,光彩纷葳蕤。游尘薄雄风,光景低郁仪。岩花落深涧,甘为井底泥。升沉固难量,宁复论高卑。佳人去已远,良遇安可期。流年易凋落荣盛能几时。促席具樽酒,不醉夫何为。

茂林郁如盖,杂花绝欲然。啼猿惊客散,舞鹤到尊前。蕙帐养霞影,竹窗照月妍。时有故梦人,伴兹清夜眠。

鼓声打得海棠开,更向花前舞一回。传语流莺莫相怪,青春去后不重来。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